林維熊觀點:台灣經濟崩壞,沒有「五缺六失」只有「一缺一失」 – 風傳媒

台灣工業總會在近期提產業白皮書,指出台灣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以及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體目標的「六失」,台灣投資環境走向崩壞。回答台灣經濟崩壞這個問題之前必先回答以下兩個問題:一、什麼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二、誰掌握這些經濟動力的決策權?

首先,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私人企業,政府公營企業的活動只剩下水、電、瓦斯、少數石化產業以及教育產業。私人企業提供的大部分的就業需求,也是台灣國民所得主要來源。所以,當台灣工總說台灣經濟正在崩壞,其實就代表台灣的企業正在崩壞。原因在那裡?

任何一個市場經濟社會的生產活動必然是透過私人企業來組織各種不同的稀少性自然與人力資源。想要提升整個經濟體的生產效率,就必須有效分配與管理各種匱乏的自然與人力資源。「缺乏」資源不是台灣經濟問題所在,台灣各種稀少性資源的靜態與動態運用效率才是整個台灣經濟倒退或前進的關鍵。台灣工總許勝雄的「九問」根本是問錯了問題。

給定各個產業的技術水準、人力資源的技能與資源限制,如果各種自然、人力資源與資金在不同產業之間的分配,創造出來的邊際價值相等,整個社會的靜態生產效率大致達到最高水準。要達成這個靜態生產效率,政府不得干涉資源與資金在產業與企業之間的流通與分配。政府給予某些產業或企業租稅優惠、補貼、或者特權,就變相在干擾資源與資金的分配效率。本來經濟不景氣正是淘汰無能企業執行長的一種市場機制,但是馬英九政府在金融海嘯其間金援LCD產業就是最不好的政策,反而妨害了市場淘汰機制;至於提供籌資特權給頂新集團,更是直接干擾資金分配的不當政策。只要政府不要去干擾資源與資金市場的分配,市場競爭自然能夠讓靜態效率達成 ─稀少性的資源在強者手上為社會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時間拉長之下,各個產業與企業的技術水準會不斷演進。技術水準提升相對較快的企業,其使用各種資源與資金創造出來的邊際價值也會跟著提升;相對地,資金與資源在這些技術水準提升相對較慢的企業,其創造的相對邊際價值就降低。如果政府不進行任何干預的話,資源與資金就會流向這些技術進步速度相對快的企業或產業,動態生產效率就會達成。所以,達成動態生產效率的關鍵在創新帶來的技術進步,執行創新就變成企業決策者的重責大任。而一家企業創新的速度就在考驗這家企業決策者的策略遠見與治理能力。

根據上述的管理經濟理論,「台灣工總九問兩位當今總統候選人」的論調,就顯現出這些企業主不瞭解市場經濟運作的靜態與動態效率如何產生,也就是這些企業主知識不足,所以才會以求要求政府來干預各種匱乏性資源市場的分配。台灣經濟崩壞原因不在他們所說的「五缺」和「六失」,關鍵在於許多台灣企業的重要關鍵「一缺」─企業掌權者既缺乏企業策略遠見也無承擔風險的勇氣,一味想回到三、四十年前台灣經濟落後的狀態。在那個時代台灣的各種資源「供應充沛」,然而其實這只是反映當時台灣企業活動稀少,需求不足而已。台灣工總成員這種想回到過去的心態,就是20多年來他們瘋狂投資低工資中國的原因。

猶記當年這些「企業家」高喊到中國練兵才會成為世界級的企業,如今呢?他們的短視近利已經將其企業一步一步帶向死亡之路,隨時可能被紅色供應鏈取代掉。如果要讓台灣的經濟起死回生,未來新政府的經濟政策就是不要干擾市場競爭,讓激烈競爭加速淘汰不良企業,台灣經濟才可以擺脫包袱,快速向前行。所以,台灣經濟的崩壞不是台灣工總許勝雄所說的「五缺六失」,真正的原因是「一缺一失」-缺乏有膽識的企業家,導致企業失能,台灣有限的資源無法達到動態經濟效率。

*作者為美國堪薩斯大學經濟博士,長期任教於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兩年前退休,目前為自由評論人與企業顧問。


相關報導
詹順貴專欄:小英主席,說好的以民為本呢?
蔡英文訪工總:民進黨不反商 只反特權

完整圖文網址: 林維熊觀點:台灣經濟崩壞,沒有「五缺六失」只有「一缺一失」
新聞提供: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