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藝術家 陳冠州:樂高是我的語言

作者:賓靜蓀

圖片來源: 黃建賓攝

陳冠州

28歲,歪樓積木藝術空間創意總監,人稱「大黑白」。從創作到獲利,證明樂高藝術也能養活自己。

樂高創作作品:台灣街景、台北101等地標、台灣特色建築(龍山寺)等。

陳冠州臉書:大黑白與他的小老婆

———

看全文字就恍神,連漫畫都嫌字多,整個學期只能寫出一本書的心得報告,「小時候不太會講話」的陳冠州,在注重紙筆測驗,背誦的教室裡,注定是不開心的「客人」。

所幸愛畫畫救了他。他把每堂課都變成美術課,把自己送進不看學科,只看術科的高職、大學。「從小對一格一格的東西無法抗拒」,陳冠州又把強烈的創作欲望,投進一直樂在其中的樂高積木,做出讓人驚艷的作品。他拒絕別人定義下「考好試、進名校,才有前途」的線性人生,證明「玩樂高也可以養活自己」。

將西方樂高化為在地文化,堆出台灣古早「新」世界

小小工作室兼客廳,整齊列著一排排櫃子,裡面擺滿按照顏色、大小、類型區分的樂高零件。瘦小的陳冠州在這裡,一格一格堆出他的巨大台灣樂高世界。

從三峽老街豆腐店、柑仔店、中華郵政局、派出所……仔細看,不僅建築風格、陳列擺設講求古早味,人偶還很有戲。至今已拼出十個「台灣街景」常民建築,觀者彷彿走進時光機。

剛滿二十八歲的陳冠州,大學畢業後離開苗栗家鄉獨自來台北做紙雕,為排解苦悶情緒,想起小時候玩樂高的快樂,逐步發展,構思出台灣街景。

他把自己當成「考古學家」,用不同的管道收集資料,跟各種年齡的朋友聊天,上網做足功課,融合小時候的記憶,加入喜歡鑽進小巷子走路的實地考查,「然後還要像歷史老師一樣講故事,」他愈玩愈開心。

陳冠州的作品受到專業社群的注意,前年更接受台灣創意樂高發展協會的邀請,創作台北龍山寺。

這是從來沒人做過的事。他辭去22K的工作,全力投入三個月。實地考察拍了數百張照片,翻閱平面圖,上網找資料為了立體感,他甚至Google龍山寺的衛星空照圖,「要把長寬比例轉成樂高一格格的立體數字,用四捨五入的概念,這裡面很多數學,」他說。

陳冠州最厲害也最有創意的地方,就是把西方的樂高,轉化成台灣廟宇繁複的文化符號。他用大量機器人身體的金色零件,拼出廟宇屋簷下的吊桶,關節零件拼出龍柱,人偶奧斯卡獎杯變成神明,蛇變成屋頂的龍雕,還有六角鼓樓……

從創作到獲利,堅持挑戰樂高人生

這件用四萬個樂高零件拼出的龍山寺,意外的為陳冠州帶來商業案子。他第一次用樂高拼出NIKE新款設計師氣墊球鞋,並嵌入他自創的流行嘻哈、塗鴉等想像的故事細節。從好玩到賺錢,陳冠州依然堅持,「每件作品要保有我的風格和說故事的自由。」

他沒有停留在原地,不斷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做建築爐火純青,他又挑戰做真實比例的梅花鹿。這回困難點在做出肌肉感,以及如何支撐鹿頭。他從腿和鹿蹄開始,屁股做實心,身體空心,才能讓鹿頭不倒。失敗四次只能拆掉重練。他更用樂高汽車擋泥板做梅花鹿的眼皮,黑白盤子叠成瞳孔,整隻鹿遠看非常傳神。

亞洲最大樂高論壇「玩樂天堂」站長黃彥智觀察,陳冠州因為受過美術訓練和用心,特別懂得配色,「牆壁他用白、灰色零件,黃色又搭配兩三片咖啡色,很適合表現古跡的美感。」一般樂高迷組裝完,拍照記錄就拆掉了,但陳冠州不僅拍照還留簽名檔,每個故事都有梗,「很懂得經營自己」。

陳冠州的確不斷在抵抗那個「一定要讀名校才叫成功」的線性期待。求學期間,他曾經為買昂貴的樂高,和開早餐店的媽媽大吵,「她希望我認真讀書,不要打工,她不理解兒子為何還在買玩具?」

從進入新竹世界高職美工科起,陳冠州就知道自己要走另外一條路。「我不在學習,我是在探索,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和怎樣別人不同?我不喜歡比賽(除非獎品是最新樂高組),不喜歡有厲害的頭銜,只期待不斷超越自己,至少每次都要有新的想法。」

他也不斷自學。開始要面對媒體,接受演講邀約,為了向更多人表達自己的創作理念,陳冠州也訓練自己的表達力,從不太敢說話,變得很能抓住重點。

「其實我創作也希望有掌聲,」他笑著說。對陳冠州而言,樂高不是玩具,而是他的語言。他希望用樂高講台灣故事,讓更多台灣、甚至全世界的大人小孩,更認識台灣文化。

【延伸閱讀】

林千鈴:孩子沒創意,因為家長不相信他

紙板神手 鍾凱翔 爸媽退一步,養出創作天才

沒看錯,這裡不是矽谷高科技公司,是設計思考超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