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三猴啟示:無智不成人

最近兩個月來,猿猴類的研究出了頗多令人驚豔的發現,當然都跟人猴之間「知」的落差有很大關係。知是有機的訊息組織,會自我成長。它的核心是智慧,結果就是生產力。當工具因知識的系統性整合,從一對一變成一對n甚至n次方的產出能量,掌握知識,就等於擁有資源。如今,資源的分配已成為現代社會裡維護生命的保證書,分得多,活得好;分得少,貧窮人家百事哀;分不到,則可能是多病多災、橫死路旁無人知的慘狀。所以在一個階層組織分明的社會,分配得當與否,決定了好生或惡死的分界。

人類社會如此,那生活條件應該不如人類那樣複雜的獼猴世界也是這樣嗎?是的,在獼猴的生活圈中,階級的高低也決定了好生或惡死的命運!

美國杜克大學、艾茉利大學、加拿大蒙特婁大學和肯亞奈洛比靈長類研究所的一群動物科學家,最近發表了一篇實驗報告,證實上述的結論。他們把45隻雌性獼猴隨機分成九組,被抽到進入每一組的第一隻猴子就成為老大,之後進入的依序為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在有形或無形的待遇上都有差別,最低層的老四和老五常常受到階層較高的猴子欺負,有時也被孤立一旁。這樣生活了一年之後,比較每組高位階猴子和低位階猴子血液中的免疫因子,發現高低位階猴子的免疫系統有顯著的差別,後者得各種疾病的機率大為增加。

接下來,研究者重新分配45隻猴子的組別,仍依隨機抽出的次序一隻一隻編入九組中,首先進入的是老大,然後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牠們的生活待遇也同樣依階層而有變化。一年之後,再檢查牠們的免疫系統。最重要的發現是原先在低位階的猴子,進入高位階之後,牠的免疫系統竟然因生活待遇不同而增強了!

這個研究的鋪陳,由想法到實驗的步驟和安排,定出有效測量的指標,再重新把猴子分組,清清楚楚讓數據說明階層分配的待遇差別所造成的生命落差,可以因外在因素的正向改變而獲得補正。這結論比對現代人類社會的階層差異及其所造成的生命落差,簡直是一面明鏡,意義深遠。根據「發現」(Discovery)頻道所引用的兩個統計資料,在英國,出生於1920年的人,50歲時的收入高居前10%的人,比最低10%的人,平均壽命多了5歲(79.3歲之於74.3歲),在一個貧富差距更懸殊的美國社會,1940年出生的人,到50歲時的所得,前10%的人則比最後10%的人平均壽命多了12歲(88歲之於76歲)。這當然是貧富懸殊的經濟分配所造成的結果,但這是在一個國家之內的比較,如果放眼世界,富有國家的人民平均壽命在82歲以上,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貧困國家,人民的平均壽命卻達不到50歲,這樣的生命差距,令人怵目驚心。可喜的是,跨國的獼猴研究給我們一個非常正面的啟示:延年益壽的先決條件,就是消除因社會階級的分配不均所造成的經濟落差,而教育是可以發揮正面效應的!

當然,分配的前提是要有資源。資源的豐富與多樣性,靠的是個體以及群體的生產力。人猴之間雖然有很多共同點,但從生產力的智慧能量而言,真是天差地遠,無可比擬。科學家早就知道遠古人類使用工具,不但能開天闢地,又能把工具的功能特定化,加上使用系統化,就把簡單的工具(tool)提升到技術(technology)的層次。那樣的關鍵轉型,發生在遠古的人類祖先,但並沒有出現在其他的動物上。也就是說,很多動物會製造工具來解決當前的問題,但缺乏「工具→功能→效果」串連的能耐(或智慧)。最近在巴西捲尾猴(capuchin)的行為上,科學家確切觀察到,要把一個可能有特定功能的成品,升級成為普遍有用的工具,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巴西捲尾猴是很能搬玩石頭的,牠們會用大大小小的石頭去敲開水果或核桃的硬殼,以攝取其中的果實。牠們也會用尖銳的石頭挖洞。更妙的是牠們會敲打石塊,敲出扁扁的刀片,看來就像遠古人類祖先所敲打出的粗製石刀一般。這個實驗是由巴西聖保羅大學的動物心理學家和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的考古學家合作發表的。但科學家長期觀察到的捲尾猴行為中,捲尾猴會毫無「目的」的敲敲打打這些石塊,造成類似刀鋒的薄片,卻從來沒有進一步使用這些成品,沒有用來切,也沒有用來割,更沒有用來做為威脅敵對猴子的武器。所以捲尾猴能用雙手敲石,打出「刀」樣的物品,卻沒有像遠古人類發揮「刀」的作用。人之異於禽獸幾希?就在於製造單純工具後,又能發揮其應用功能的智慧。那到底是什麼樣的智慧,使人類跨出這一步?然後在演化中,步步高升的技術把人獸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當今的3D列印,和正在發生的智能製造,高科技在在讓人類的生命發生質變。那捲尾猴呢?仍然停留在敲打石塊,但求生存的原始狀態中。造出「刀」而不會使用刀,那一步之差,應該是萬古的遺憾吧!

其實刀的遺憾還是小事,空有類似人類的發音器官,卻沒有發展出類似人類語言的溝通型態,連科學家都不得不為猿猴叫屈。70年代,研究語言發音的語音學家比對人和猿猴類發音器官的解剖結構,發現兩者有所差別;進一步模擬猩猩的發音構造,讓模擬器發出各種聲音,發現所產出的不同聲音,區辨力不夠好。研究者得出的結論是以那樣的發音器官,只能發出模糊難辨的語音,猩猩當然不可能以發音做為訊息交流的工具,因此猿猴類才沒有發展出以發音為基礎的語言溝通系統。

這樣的看法主宰語言學界40年。這個月初,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利用更精細的3D影像,模擬了猴子的發音器官,然後以不等量的氣流通過模擬器,產生不同的聲音。結果得出這些不同的音是可以清楚區辨的!換句話說,猴子擁有可以「說話」的器官和潛能,但是在演化的過程上,卻沒有利用它發展出類似人類語言的溝通方式。是什麼原因使牠們沒有走上語言和認知相輔相成的康莊大道?研究者認為是猴子沒有足夠的腦力去促進語言的發展,但這樣的解釋說了等於白說,只是讓我們走回「雞生蛋,蛋生雞」的困境而已。問題在於人類如何跨出那智慧的一步,開始說話了?而猴子擁有那沒有派上用場的發音器官,又是為什麼?

在告別猴年、迎接雞年的歲末,講了三個猴子研究的故事。三個研究都顯示出跨洲、跨國、跨校、跨領域的合作特色,而且都和人類的智慧有關。猴子在演化的關鍵過程中,萬事俱備,卻都缺少那臨門一腳的突發奇想,無法跨出成為人的那必要的一步,就只有留在猴的世界裡。是智慧讓人類跨出那一步,而那一步也造就了人類成人之後的智慧。那麼,智慧到底是什麼?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