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3月24日──打造英國輝煌盛世、「榮光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駕崩

伊莉莎白一世統治英格蘭和愛爾蘭,是都鐸王朝的第5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生未婚,故有「童貞女王」之稱。她44年的統治結束宗教造成的內部混亂,為英國帶來穩定,英國成為歐洲富有的強國,伊莉莎白一世在位的時期稱為「伊莉莎白時期」,又稱為「黃金時代」。英國文化也在這個時期達到巔峰,出現莎士比亞與哲學家培根等偉大文人。

伊莉莎白一世的簽名(Wikipedia/Public Domain)
伊莉莎白一世的簽名(Wikipedia/Public Domain)

伊莉莎白一世的簽名(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33年9月7日,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出生,父親是英王亨利八世,母親是亨利八世的第2任妻子安柏琳(Anne Boleyn),伊莉莎白是王位的推定繼承人。1536年5月,安柏琳被處決,未滿3歲的伊莉莎白被踢出王位繼承順序。亨利後來迎娶了珍.西摩(Jane Seymour),她生下的親王愛德華成為英國王室的繼承人。

伊莉莎白一世的雙親:亨利八世與安柏琳(Wikipedia/Public Domain)
伊莉莎白一世的雙親:亨利八世與安柏琳(Wikipedia/Public Domain)

伊莉莎白一世的雙親:亨利八世與安柏琳(Wikipedia/Public Domain)

伊莉莎白受過良好教育,通曉多種語言,包括法語、佛萊明語(比利時荷蘭語的舊稱)、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希臘語,據說她還會說威爾斯語、康沃爾語(Kernowek)、蘇格蘭語、愛爾蘭語。

伊莉莎白1544年送給繼母凱薩琳.帕爾(Katherine Parr)的禮物,代表「Katherine Parr」字母組合KP的刺繡封面被認為出自伊莉莎白之手(Wikipedia/Public Domain)
伊莉莎白1544年送給繼母凱薩琳.帕爾(Katherine Parr)的禮物,代表「Katherine Parr」字母組合KP的刺繡封面被認為出自伊莉莎白之手(Wikipedia/Public Domain)

伊莉莎白1544年送給繼母凱薩琳.帕爾(Katherine Parr)的禮物,代表「Katherine Parr」字母組合KP的刺繡封面被認為出自伊莉莎白之手(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47年,亨利八世駕崩,伊莉莎白同父異母的弟弟愛德華六世(Edward VI)成為國王。1553年7月6日,年僅15歲的愛德華六世死於結核病,信奉新教的愛德華六世擔心篤信天主教的姐姐、瑪麗公主將復辟天主教,因此傳位給亨利八世妹妹的外孫女珍.葛雷(Lady Jane Grey),然而擁護瑪麗公主的人遠比擁護珍的人來得多,珍在數日內就被推翻,瑪麗公主登基為瑪麗一世(Mary I)。

1554年的瑪麗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54年的瑪麗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54年的瑪麗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延伸閱讀:歷史上的今天》10月12日──英國史上在位最短、命運多舛的9日女王「珍.葛雷」誕辰】

1554年,瑪麗一世與西班牙王子腓力(Felipe II de España)結婚,但這樁婚姻並不受到英國人民歡迎,她的民望開始下滑,懷亞特爵士(Sir Thomas Wyatt)在英國各地帶領反叛,後來瑪麗一世平定內亂,伊莉莎白被控與懷亞特合謀,並遭囚在倫敦塔(Tower of London)近3個月,後來又遭流放到偏遠小鎮近1年。

1546年左右、尚未登基的伊莉莎白(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46年左右、尚未登基的伊莉莎白(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46年左右、尚未登基的伊莉莎白(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58年11月17日,瑪麗一世去世,歷盡磨難的伊莉莎白即位,成為伊莉莎白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登基後,面對宗教分歧的強烈鬥爭,她立即著手鞏固王權,恢復聖公會的國教地位,要求英國宗教組織宣誓效忠,不受任何外來勢力干涉,而為了緩和國內外壓力,她採取天主教與英國國教兼容的寬容政策,此舉維護英國的獨立,穩定政治基礎,結束宗教造成的內部混亂,受到英國臣民熱烈的擁護。伊莉莎白一世為人謹慎、思想敏銳、精明堅強,以開明統治著稱,謹慎地處理她與議會的關係,並以靈活手段處理議會與王權的矛盾衝突,保持英國政治的平穩發展。

身著白鼬毛皮縫製、繪有都鐸玫瑰圖案的加冕禮禮服的伊莉莎白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身著白鼬毛皮縫製、繪有都鐸玫瑰圖案的加冕禮禮服的伊莉莎白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身著白鼬毛皮縫製、繪有都鐸玫瑰圖案的加冕禮禮服的伊莉莎白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伊莉莎白一世在位期間是英格蘭近代第一個「黃金時期」,政治、軍事、經濟、金融、文化都獲得很大的成就,像是文化發展在這個時期進入重要時期:此時出現了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與著名哲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桂冠詩人史賓賽(Edmund Spenser)出版史詩《仙后》(The Faerie Queene)向她致敬,因此這個時期又稱為英格蘭的文藝復興時期。

伊莉莎白一世謹慎周旋於強國法國與西班牙之間,但到了1580年代中期,英國已經無法避免與西班牙一戰;1588年,英國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英國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勝利之一。

1575年的伊莉莎白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75年的伊莉莎白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75年的伊莉莎白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伊莉莎白一世終生未婚,1603年3月24日,她死於薩里郡(Surrey)里奇蒙宮(Richmond Palace),享壽69歲,葬在倫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她駕崩後,都鐸王朝(House of Tudor)結束,王位傳給表侄孫、被她處死的蘇格蘭瑪麗女王之子(Mary, Queen of Scots)詹姆士一世(James I)。這位詹姆士當時已經是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James VI),此後英格蘭與蘇格蘭同歸一個君主的統治下,開始大不列顛統一進程的第一步,但英格蘭與蘇格蘭依然保持各自獨立運作的政府。

1595年的伊莉莎白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95年的伊莉莎白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1595年的伊莉莎白一世(Wikipedia/Public Domain)

伊莉莎白一世又被稱為「榮光女王」(Gloriana)、「賢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是英國史上最受歡迎的君主:2002年,英國廣播公司(BBC)舉辦民眾票選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中,伊莉莎白一世名列第7,超過英國各地各代其他君王。她也深受民眾的懷念與崇拜,並經常在電影或小說出現,例如凱特布蘭琪特(Cate Blanchett)在電影《伊莉莎白》(Elizabeth)中扮演年輕的女王,茱蒂丹契(Judi Dench)在電影《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扮演年邁的女王。


相關報導
歷史上的今天》10月12日──英國史上在位最短、命運多舛的9日女王「珍.葛雷」誕辰
英國王室御用受洗聖水:約旦河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