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千多名危急病人 急診等床逾2天

每年3千多名危急病人 急診等床逾2天

急診壅塞已經是醫學中心的老問題,醫療改革基金會今天(15日)表示,病況危急的第一級病人每年有3千多人要在急診等候超過48小時,才能被收住院。跟英國、澳洲等國相比,約需要花上5倍的時間。醫改會呼籲衛福部徹查醫院是否有「避重就輕挑病人」、「急診不醫急症」等問題。 病患到急診就醫,醫院會依據病情輕重進行檢傷分類,判定第一級病況危急的病人應該先行救治。 但是醫療改革基金會15日表示,根據2012年健保署資料分析,發現一年下來,有3,742位檢傷分類第一級的病人,在急診等待住院時間超過48小時。相較於澳洲9.5個小時就讓病人住進病房,台灣要花上5倍時間;另一方面,也有3成急重症的病人無法在6個小時內入住加護病房。國外研究證實,這可能會讓死亡率上升、延長住院時間。 醫改會指出,國內急診的需求沒有增加,但是等床問題卻變得嚴重。主要原因是住院收床有所謂的「潛規則」,並不是最緊急的病人就一定可以優先住院。有些罹患多重疾病的病人沒有科別願意收治、專科病房掌握在醫院大老手上。 其次則是住院病房的醫護人力不足,有時會因此關閉病房,導致病人留在急診無法住院。醫改會研究員辜智芬說:『(原音)因為你上面人力不足,所以你可能會有技術性關床。在評鑑的時候好像人力都非常充沛,但評鑑以外的日子,他們就會發現,常常因為你上面的關床,導致急診的病人上不去,那他的負擔就會留在急診室,所以醫護人力也是一個問題。』 此外,雖然處在同一個區域,但有些醫學中心塞爆,有些等待的病人卻很少,顯示調度失靈。醫改會認為衛福部應該主動建立即時調度機制,同時瞭解醫院是否有挑病人、不醫急症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