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食安更毒 卡路里毒性效應會致病

(中央社記者龍珮寧台北2日電)毒物科醫師姜至剛提出新概念,比食安更可怕的是,吃飽熱量過剩形成的「卡路里毒性效應」,堆積未耗損的能量會讓身體發炎產生癌症、肥胖、心血管疾病。

毒物學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說,近年來,在國外興起毒理學的新概念,同時也改寫毒理學聖經,另起一章節討論卡路里的毒。

台灣過去面臨多起食安事件,如毒豆干、毒麵粉、塑化劑、農藥殘留、基改食品等,姜至剛談到,這些食安事件是詐欺,是外來的影響,但是在體內形成更大危害的來自「卡路里」。

他指出,過去生活情況不好,人在演化過程中,面臨糧食短缺、飢荒問題,為了生存而體內細胞會珍惜並讓每份能量發揮最大效益,這是體內「飢餓基因」將多餘能量轉成脂肪貯起來。

現今是豐衣足食的環境,姜至剛說,每天吃飽飽,又常熱量過剩,在缺乏活動、熱量無法消耗下,產生卡路里毒性效應。

姜至剛說,卡路里毒性效應的重要概念是無法消耗的熱量,會導致脂肪堆積,當人體脂肪酸過多時,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更多自由基並刺激脂肪細胞分泌發炎激素。

而就因細胞無法分辨來自糖分、氨基酸及脂質的卡路里是否過多時,仍拚命儲存過多能量,細胞繼續堆積脂肪,進而造成細胞內一些酵素、受體受損,讓身體發生發炎反應。

他說明,堆積脂肪若堆積在肝臟就成為脂肪肝,堆積在血管壁中就會造成心血管相關疾病、周邊血管阻塞及腦中風,過多也形成肥胖,也與癌症發生有關。

如何預防卡路里中毒,姜至剛建議「控制飲食」與「多運動」。

他提到,控制飲食是限制熱量攝取,建議5+2斷食飲食方法,也就是正常攝取熱量5天,另外2天可限制熱量攝取,並以膳食纖維增加飽足感,並攝取甜度不要那麼高的食物。

多運動,姜至剛提到,目的是要讓脂肪成為肌肉並提升人體基礎代謝率,增加熱量消耗並減少脂肪堆積,避免卡路里毒性效應的產生。 10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