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標識放流1.5萬尾魚苗

中國時報【張謙俊╱基隆報導】 海大研究團隊今年在台灣海域進行黑鯛、黃錫鯛、布氏鯧魚參及午仔魚等魚種標識魚苗放流,整年度累積總數超過40萬尾,這是台灣首次進行大規模標識魚苗放流。海大表示,透過科學證據合理評估魚苗放流所產生的資源與經濟效益,在對的地方放對的魚,讓漁業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在農委會漁業署藍色經濟計畫「放流與效益評估」計畫支持下,海大研究團隊昨在新北市卯澳漁港海域,進行1萬5000尾銀紋笛鯛標識魚苗放流。 由於氣候變遷、海域生態環境遭破壞,以及漁業資源過度利用等因素影響,導致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出現衰退,為增加沿近海漁業資源,漁業署從2002年起展開魚苗放流,地方政府和民間團體也共襄盛舉。 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副教授王佳惠表示,由於過去缺乏完整的資訊,使魚苗放流對漁業資源復育帶來資源、經濟效益,一直未能有效合理評估。 王佳惠表示,標識放流可用來提供放流後的物種動向,這次放流的銀紋苗鯛標識魚苗,從最初的生產、標識及運輸到最終的放流,全程均受到嚴密的監控,並根據研究團隊標準化實施準則,每尾掛載著T型籤具的魚苗在被標識過後都會給予適當的復原期,並評估健康度後才放流。 這次放流的銀紋笛鯛魚苗,體長在8到10公分左右,身上均掛載著T型籤具,海大期盼針對這些標識魚苗所進行的潛水觀察及再捕回收,來追蹤放流魚苗在自然水域的適應情況及評估後續產生的資源復育與經濟效益。 台灣漁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研究團隊總主持人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廖正信表示,國內外標識放流工作經常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就是標識魚苗的樣本再捕回收率過低。研究團隊已透過海報文宣、社群網路等,希望漁民、釣客、潛水客提供標識放流魚苗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