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亦可發電 德國電網好靈活

消費者亦可發電 德國電網好靈活

夏天到了,電力需求大增.缺電問題又成了大家更關注的焦點.以在德國來說,消費者也可以是電力生產者,同時可以選擇付出的電費,是要投資在風力發電或者是太陽能發電上.當台灣陷入核能爭議的時候,讓我們來看看聰明靈活的電網是怎麼運作的?

德國以生產賓士、BMW汽車聞名,但在南部重鎮弗萊堡這個城市中,腳踏車卻佔了總交通流量的27%,在德國全國更有125萬的家戶,自願付出更高的價格,要求廠商投資綠電。另外也有許多人,選擇加裝風力發電機或是太陽能板,而這些發電、購電的模式能夠運作,還需要仰賴著電力系統的改革,也就是台灣相當陌生的「自由電網概念」。

過去電廠發電,由電網輸送用電的模式,可能將要改變,因為用電的民眾可能同時自己也會發電,因此更聰明的電網,還可以雙向輸送,德國人也發現,當他們開始重新思考,要如何大量運用更乾淨的能源時,傳統的電力系統是改革路上的絆腳石,因為傳統電網有一個問題,即便我們不認同煤炭或是石油製造的電力,而希望使用價格較高的替代能源也做不到,因為傳統電網下電力市場被壟斷,消費者就無法選擇電力的來源,發展再生能源的決定權,到最後還是掌握在電力公司手上。

而在德國,消費者雖然一樣,必須使用來自電網的電力,但只要消費者願意付出更高的費用,他們可以選擇付出的電費要投資在哪些項目上。

台大政治系林子倫教授:「我們過去在購買電力的時候,其實我們不知道這電力是來自核電水力或是等等,火力發電的能源,但是在德國他們其實有民眾其實有選擇哪一種發電來源,台灣因為一方面我們的這個發電目前的技術它們混在一起,一方面,我們再生能源的比例也非常的低。」

讓人民可以決定加入乾淨能源的生產者行列,或是可以選購不同的電力方案,將是更多元進步的趨勢。(民視新聞廖林麗玲、李奇樺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