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盈隆專欄:台灣人為什麼不喜歡中國?

今年(2017)二月下旬,美國蓋洛普公司發表「美國人最喜歡的國家」民調報告,其中關於台灣與中國的部分是,在二十一個國家中,台灣排名第七,中國排名第十三。根據這項調查,美國人當中有50%對中國有好感,48%有反感。這樣的結果顯示,這是自1989「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以來,美國人對中國印象最好的時刻。

就在幾天前(3/20),台灣民意基金會也發表了「台灣人最喜歡的國家」全國性民調結果,在11個國家加上歐盟,中國(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人的好感排行榜上倒屬第三,在反感排行榜上排名第三,在「淨好感」排行榜上也一樣倒屬第三。附帶一提的是,台灣民意基金會這次使用的測量方法和美國蓋洛普幾乎完全一樣。因此,所獲結果也可以進行有意義的比較。

相較之下,美國人中喜歡或不喜歡中國的人,顯然都略高於台灣人中喜歡或不喜歡中國的人。但如果說美國人對中國的「淨好感」是+2,台灣人對中國的「淨好感」是負3,那就清楚地透露了一個訊息,台灣人比美國人不喜歡中國。雖然兩者差距不大。

從另一個比較的角度看,台灣人對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歐盟、澳洲和美國的好感,遠遠超過對中國的好感;同時,對加拿大、新加坡、歐盟、澳洲、日本、美國的反感,也遠遠不及對中國的反感。這一切看來都合情入理,因為畢竟,台灣人嚮往的理想國度是文明進步的國家,不是野蠻落後的國家。今日的中國雖然搖身一變成為世界強權,但在一定程度上,中國的野蠻落後仍然是台灣人無從嚮往的主要因素。我所說的文明進步因素,簡單的說,包括民主、自由、人權、法治、憲政、富裕、多元、包容、社會平等、公道正義、生態保育、愛好和平等等。

圖1:台灣人對各國好感排行榜(2017)
圖1:台灣人對各國好感排行榜(2017)

圖1:台灣人對各國好感排行榜(2017)

圖2:台灣人對各國反感排行榜(2017)
圖2:台灣人對各國反感排行榜(2017)

圖2:台灣人對各國反感排行榜(2017)

圖3: 台灣人對各國「淨好感」排行榜(2017)
圖3: 台灣人對各國「淨好感」排行榜(2017)

圖3: 台灣人對各國「淨好感」排行榜(2017)

的確,從數字表面上看,多數台灣人確實是不喜歡中國。但如果往深處看,仍有不少值得深思之處。一方面,從現實國際政治的脈絡看,自1971年迄今,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社會持續欺凌台灣(中華民國),為什麼還有44%的台灣人對它有好印象?另一方面,在兩岸關係方面,中國當局間歇性的對台灣文攻武嚇,飛彈試射、航母繞台、高層恫嚇,充滿針對性,為何仍有44%的台灣人對其持有好感?這個結果透露了什麼訊息?該怎麼理解?該怎麼解釋?

在此,我姑且提出三個大膽的假設:

第一個假設,「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又稱「人質情結」,一種心理現象,指犯罪的被害人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同情加害者,認同加害者的某些觀點和想法,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中國長期在國際政治上霸凌台灣,在兩岸關係上則是「文攻武嚇」,台灣一小部分人民會不會因此出現「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反而對中國產生好感?值得進一步觀察。

第二個假設,「中國崛起效應」:中國從1979年在鄧小平領導下開始走「改革開放」的道路,三十幾年來,讓中國迅速蛻變成世界政治、軍事與經濟大國;在過程中,政府展現高效能、高效率,重大交通建設快速完成、都市高樓大廈林立、各地硬體建設亮麗、大量人口脫離貧窮,讓不少到過中國的台灣人印象深刻,甚至有些人因而產生奇怪的「自卑情結」,自覺台灣不如中國。

第三個假設,「兩岸開放交流效應」:兩岸自1987年解嚴後開放老兵返鄉探親,之後經濟與社會各層面交流日增,在長期「既對立又交流,既衝突又合作」的狀態下,對某些人而言可能衍生出某種對中國的好感和善意。有道是「見面三分情」,有交流就會有好事發生。特別是在馬英九八年執政期間兩岸的「大交流」,其效應或許不容忽視。例如,中國在宗教交流方面著力甚深,湄洲媽祖相關活動的舉辦就是一個好例子。

無論如何,台灣民意基金會此項調查是一個創舉,初步呈現了此時此刻台灣人對中國錯縱複雜的整體感覺。這種感覺,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國的建設與努力,我看到了;中國的野蠻落後,我更感受到了」。

如果有一天,台灣人對中國的感覺變成「中國的建設與努力,我看到了;中國的文明進步,我更感受到了」,那時候的兩岸關係必將比現在更融洽百倍。

*作者為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


相關報導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新南向一出門就卡關?台灣人討厭菲律賓超過中國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蔡英文聲望再跌,4成2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