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遲滯與睡眠》兒童睡眠長期出問題 可能生長遲滯

睡眠不佳無法充分分泌成長激素,也是影響青春期成長的不良因素。北市聯醫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黃正憲表示,兒童一旦睡眠長期出現問題恐導致生長遲滯。 醫師指出,睡眠呼吸阻塞或作息不正常,導致睡眠不足,明顯影響發育。青春期發育需要熱量、蛋白質及鈣質的大量補充。此時活動量大,足夠的熱量攝取,方可應付成長所需,對於偏食習慣的孩子,不妨矯正飲食觀念,並補充及平衡孩子成長所需的熱量及營養素。 運動的好處在於使新陳代謝加快,身體產生適度的疲勞及營養需求,生理產生調節作用,這時刻補充的營養大都能被吸收,胃口也變好。骨頭密度自然增加,肌肉自動更加結實。 藉由X光檢查膝蓋兩端股骨或脛骨的生長板,或第二、三指末節指骨融合程度,可檢測未來長高的潛力。一般來說,女生平均約十六歲比男生早兩年生長板軟骨停止作用並消失,但是每個人因為遺傳、運動、營養及其他後天因素影響有很大差異。 運動對生長板軟骨的生長潛力有關,過大的壓迫會抑制生長板成長,過早接受重量訓練者較不容易長高,適量而有韻律的運動卻可促成生長。喜歡運動跳躍的兒童較容易長得較高,所以建議多從事相關體育活動。 俗話說「一眠大一吋」確實有醫學根據,熟睡時大腦會分泌生長激素,協助全身骨骼與肌肉生長,尤其晚間10時至凌晨2時分泌最為旺盛,但現今夜晚生活相當豐富,孩子很有可能受到家長影響,10點後或超過12點才睡覺,讓骨骼肌肉發育受影響,有可能阻礙身高發展。 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怡伶表示,遺傳基因、營養、與睡眠,都是兒童身體發展重要因素;大腦會在睡眠時分泌生長激素,尤其在晚上10時至凌晨2時,所以幼兒能在晚間9點準備睡覺,正好讓生長激素使用效能最好,如果不在正確時間睡覺,再加上需求營養不足,父母都不高,孩子就不容易長高。 另一方面,現今大部分孩子營養都不至於缺乏,假使孩子沒有早睡習慣,容易因為晚睡而白天精神不好,活動力有可能跟著降低,讓代謝力能力下降,肥胖機會增加;陳怡伶建議,家中有學齡前的兒童,家長最好能空出晚間8時至10時,陪伴孩子睡覺,等孩子熟睡後,在完成剩餘工作。 陳怡伶補充,若家中有國小孩童,雖然課業開始越來越繁重,家長也應該堅持至少晚間10時就寢底線,要求孩子放學回家後,能夠將時間運用在作業上,最有效率完成功課,就算未能完成也必須上床睡覺,讓孩子學習到有效率完成事情外,更能幫助身體成長,讓身高不會差人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