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器淪為直播窺視工具 你能安心嗎?

匯流新聞網記者/ 林昀璇綜合報導

台灣民眾對於滿街的「監視器」一定不陌生,但是你以為只有執法機關在調查案件時才會派上用場?或是家中監視器只有自己可以檢閱? 其實,搞不好全部都已經外流到全世界了!

台灣不只人口密度高,監視器密度也隨著增加,包括市場、醫院、公車、捷運、停車場、住宅、巷弄、街口死角等,相信不少人對於生活環境充滿監視器都會有種安心的感覺,但其實這也帶來個人隱私的問題。

《Insecam》是全球最大的網路監視錄影器指南,24小時直播全球各地的網路監視器畫面,地點包括公共場所、私人住宅或是公私機構等(台灣地區就有上百支監視器在列),所有監視器的畫面都直接在該網站上大放送,任何人都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來尋找全球監視器的影像。

對於侵犯隱私的疑慮,《Insecam》官方表示,這些監視器並非遭到駭客攻擊,而是沒有設定密碼防護,或是使用原廠預設的帳密而未修改密碼者。換言之,如果不希望自己的監視器被當成直播工具,只要到官方網站上申請移除,或是直接更改密碼即可。

《Insecam》連結全球上萬支監視器的本意,其實是想提醒大眾記得要變更密碼才能維護隱私安全,但似乎是有點過頭了!外界質疑其動機是圖利偷窺者,並且透過廣告來獲利。

現今可以說是「人人都可錄影」的時代,包含智慧型手機、行車紀錄器等,皆被民眾視為一種「保障自己權利」、「留下證據」的方法,而台灣各地縣市政府都積極架設監視器,希望能以科技降低犯罪率。

不可否認的,監視器對於掌握通緝犯、竊盜犯以及提高破案速度來說,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事實上,監視器只能「移轉犯罪」,並不能真正地降低犯罪率。罪犯一旦知道作案地點的監視器位置之後,只會選擇避開那些監視器,或是找尋其他沒有監視器的地點,而犯罪事件仍持續發生。

因此,想要降低犯罪率絕對不能僅依賴更多的監視器,對於該如何「使用」這些監視器,正是我們應該要考慮的問題。

延伸閱讀:
對於滿街的監視器,您還滿意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newscom2016@gmail.com,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 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www.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