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編輯室公約熟成 新聞自由結實纍纍

■鄭涵文 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時,民間團體曾訴求媒體應簽訂編輯室公約並組成工會。遊行過後,面對經營權「易手」的傳言,蘋果日報於2012年9月29日決定自立自強,成立工會,以期維護集體勞工權益。10月17日,蘋果日報確定轉手辜仲諒,真相水落石出。消息一傳出,蘋果工會立即發表聲明,提出3點訴求,希望能和新舊資方共同創造雙贏局面。 除了要求黎智英出席協商會議、要求未來新舊資方如要變動任何員工勞動條件的措施皆需與工會達成共識之外,蘋果工會的第三點訴求便是維持蘋果10年來獨立自主的編輯方針。10月25日,工會發函給蘋果日報資方,正式提出「團體協約」協商要求,並擬定團協草案。 這個草案除了維護勞工權益,最重要的是把「編輯室公約」的精神也納入團協範圍。其中有三項條文和編輯室公約密切相關,內容包含勞資雙方應共同維護編輯自主,不受政黨、商業利益等外力介入;反映多元言論、尊重人權、保障弱勢權益、落實媒體自律,處理新聞不得違反真實與平衡原則;以及資方應堅守編業分離,不做置入性行銷、不迴避或美化股東和經營團隊相關企業、人士的負面報導,處理涉己新聞時要遵守已制定之「壹傳媒涉己新聞處理原則」等等。 捍衛內部新聞自由 蘋果工會特意強調編輯室公約的意涵,正是因轉手之際,自主的編輯方針是否會有所變化,對日後蘋果日報扮演社會公器角色的存在意義具有關鍵的影響。然而,編輯室公約對於一個媒體來說為何如此重要,就得從編輯室公約的意涵說起。 簽訂編輯室公約可以規約資方勞方的權力範圍,劃分專業與經營的界線,更能阻絕媒體老闆意識型態入侵新聞內容。作為一種形式,這種約定的內涵指向「內部新聞自由」。擁有內部新聞自由是每個媒體的應然,獨立自主的編輯方針讓媒體穩穩扮好社會公器的監督角色。但正因是「應然」,表示實踐起來往往不是如此。 1994年,自立報系因財務虧損而轉手賣給台北市議員陳政忠,當時內部員工擔憂政治人物接管媒體會直接影響報風、報格,甚至干預編採自主權、危及員工工作權。基於對新東家的不安全感以及當時自立不甚理想的勞工條件,才會發起仿效德國、由勞資雙方共同遵守的編輯室公約運動。儘管最後因工會力量不足、資方誠意不夠談判未果,但作為台灣爭取編輯室公約運動的濫觴,除了成為案例,也激起更多內部新聞自由的討論、引發更多媒體改革的可能,頗具意義。 爭取獨立的編採制度 獨立的編採制度,是專業新聞工作者的權利,可惜這樣的權利,是需要積極爭取的。簽訂編輯室公約之所以成為18年後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的訴求之一,正是因為社會正承受報老闆漠視新聞專業、不尊重編採自主的結果──新聞專業淪陷與失控的惡質內容。這項訴求再度提醒世人享有內部新聞自由是多麼重要,又多麼得來不易。可惜的是,如果內部連工會都組不成,何來力量與掐著這群工作者飯碗的老闆談條件、要自主? 和自立、中時一樣,如今蘋果也遇到經營權轉手的問題,摻點步上中時後塵的恐懼、再混著大遊行的訴求,在這媒體版圖你爭我奪的時代,蘋果工會誕生了。雖然新老闆聲稱接手後仍會維護報社編輯室獨立自主,但金控業對於獨立編採制度的認知為何我們無從得知,也不便推測。金控業的投資範圍甚廣,影響產業甚鉅,辜仲諒包裹買下壹傳媒後,許多議題就轉化成「涉己事務」。這代表這類議題在未來在蘋果日報內部會有全新的處理模式,削弱公共監督的功能,甚至限縮言論多元。 當今媒體老闆非媒體背景已不足為奇,問題在於上層是否願意保留媒體的專業自主,因為媒體的經營應超然於其他背景的牽制。況且殷鑑不遠,自立與中時的經驗告訴我們,報老闆的聲稱從來就不等同於保障,若無白紙黑字,最後吃虧的永遠是領人薪水的那一方。然而可喜的是,蘋果過去10年來的獨立編採風格,輔以目前具一定規模的工會基礎,或許和資方談判有望。也盼事不過三,這次能真的成功。 維護內部新聞自由其實不只一種手段,光靠編輯室公約不等於編輯室全然獨立與自主。開放員工入股或是公共信託、聘任外部監察人、甚至成立倫理委員會等,都有相似的牽制作用。不過就台灣現行狀況來說,簽訂編輯室公約的確是維持內部新聞自由的第一步,也是較容易執行的作法。 別讓公約只是空談 但無論如何,回到內部新聞自由的角度,編輯室公約只是一種形式,更重要的是簽訂過後的執行能耐,否則白紙黑字也是空談。媒體大亨梅鐸曾承諾保障英國泰晤士報專業自主,後來粗暴撤換主編,對於承諾不屑一顧,後來入主華爾街日報時協議的編輯部公約與獨立委員會,亦在主編Brauchli辭職時絲毫發揮不了作用。因此,管理階層徹底執行編輯室公約的決心其實是達到編輯室公約目的之關鍵。媒改社曾主張這類做法應該要有媒體相關法律的明文規範,加強執行效力。不過這都還太遠了,當前最要緊的,還是盼著蘋果日報的工會壯大、編輯室公約熟成,撒下良好勞資關係的種子,讓內部新聞自由生生不息!(傳播學生鬥陣責任編輯) ●涂建豐(1996)〈「新聞自主的挑戰與回應」訪談〉《新聞學研究》52期,109-118。 ●馮建三(1996)〈關於「內部新聞自由」的兩點感想〉。《新聞學研究》53期,1-4。 ●管中祥、劉昌德(2012)〈新聞自主 不靠老闆〉。蘋果日報。 ●陳莞欣(2012)〈媒體要專業 找回編輯台的內部新聞自由〉。傳學鬥電子報。 〈編輯室公約納入團協範圍 《蘋果日報》工會啟動協商〉,蘋果工會新聞稿1025。 Our Question 1.若編輯室公約簽訂成功,你認為要如何落實監督與執行的效力? 國際新聞剪輯短評 ●德國企鵝 全球最大出版業誕生 英國著名出版業者,企鵝出版社,已確定要與德國的藍登書屋合併,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出版公司,未來全世界每四本書中即一本來自於該出版社。 然而此消息一出,即有許多人表示失望和不滿。英國獨立出版社,Profile Books發行人,安德魯.富蘭克林(Andrew Franklin)即強烈表示此併購是相當大的恥辱,因為企鵝出版社將失去其過去的獨特性。 然而企鵝出版社的發言人則表示,併購不會影響企鵝出版社的編輯部的獨立性。 小編的話:為何每次併購時,每個發言人都會再三強調維持編輯獨立性,但是一併購完就好像忘記有這回事般?真想請那些審查的委員不要再引狼入室,已有如此多前車之鑑,不該縱虎肆意妄為。 ●立法新聞規範 NUJ秘書長公開支持 英國記者工會(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秘書長,米榭爾.史丹娜翠兒(Michelle Stanistreet),6日公開支持英國政府立法規管出版業,正面槓上媒體老版和新聞編輯群。米榭爾.史丹娜翠兒表示,我們相信,假如我們想要新聞獨立、那麼可問責的規範必須要有國家立法來支持,其才可能建立一個新聞人員和公民社會作為利益共享人,透明可供參考的組織架構。 小編的話:新聞作為第四權,監督行政、立法和司法,但是誰可以來管新聞呢?新聞自由可以如此無限上綱嗎?新聞自由若是被那些報老闆拿來濫用時,我們該如何防範呢?透過自由主義真理越辯越明的思維?抑或透過立法來管約呢?任何制度和形式都有好有壞,應當相互省思溝通。 (蕭宇軒/傳播學生鬥陣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