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亞洲金融動盪的警訊再度響起

工商時報【主筆室】 雖然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倒債的希臘與股市狂跌的中國大陸,但是東南亞各國微妙的變化,卻令人不得不為今年下半年的金融情勢捏一把冷汗。 已經持續貶值第四年的印尼盾,最近再度貶值到1美元兌13,300的多年新低,印尼總統佐科所領導的政府,更從七月一日起規定所有國內企業的交易,都禁止使用包括美元在內的外國貨幣。從中國到馬來西亞,再往南到印尼,往西到泰國,亞洲企業與政府都大幅提高外債發行,並且以「擴大基礎建設」的名義,提出高額的舉債計畫。在美國聯準會即將正式啟動升息行動的當口,亞洲匯率的貶值、外債的快速積累、以及低迷不振的經濟成長,正向金融市場發出再一次的警訊。 我們無意危言聳聽,實際上,從東南亞各國的股匯市波動來看,目前仍然在正常的範圍之中,例如泰銖匯率從四月十六日的32.31泰銖兌一美元,貶值到七月三日的33.80泰銖,跌幅4.6%,還在合理範圍之內,泰國股市也沒有太劇烈的波動,走勢堪稱平穩。 馬來西亞因為採取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馬幣匯率波動甚低,而吉隆坡股價指數自四月十六日展開一波跌勢,從1,862點跌到七月上旬的1,691點,跌幅9%,重複了去年下半年同樣空間的波動。同樣也在這段期間,菲律賓股市從8,127點跌到7,323點,跌幅剛巧也是10%,幾乎跟馬來西亞完全一致。另外,資本進出開放的新加坡股市,也同樣在四月十六日創下波段高點後下跌,海峽時報指數從3,531點跌到3,280點,跌幅7%,也非常湊巧地跟馬來西亞、菲律賓同步。 至於在東北亞,韓國因為MERS的因素,觀光客人數突然減半,對於經濟與股市帶來一定負面的衝擊;日圓匯率雖然看似岌岌可危,卻意外地穩在125日圓的關卡之前,日經225股價平均數甚至創下20,809的多年歷史新高,年初至今漲幅17%,累計一年漲幅高達33%。台灣則因為科技股受到紅色供應鏈的衝擊,看似弱勢,但是新台幣匯率仍然堅挺,台灣股市從四月底的10,014高點跌到六月中的低點9,170,跌幅8.5%,也跟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同步。 值得注意的是東南亞政府外債增加的幅度,呈明顯超前的現象,其中特別是印尼與馬來西亞。印尼政府今年上半年新借了60億美元,去年沒有新增外債的馬來西亞,今年上半年則新借了15億美元,而且由於歐洲央行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兩國政府在投資銀行的鼓吹下,還準備大量發行以歐元或日圓計價的政府債券。除了政府之外,馬來西亞與印尼的企業也大幅增發外債,合計政府與企業從年初至今,已經新借了110億美元的外債。 令人疑惑的是,匯率不斷貶值的印尼,政府卻宣布還要大幅向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以及炒得火熱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等國際組織申請鉅額借款。印尼經濟部長索菲安說,未來五年將啟動60個大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公路、橋樑、電站、碼頭、水壩以及都市違建改造等,預計將再舉債380億美元。「基礎建設投資」目前因為AIIB的設立正炒得火熱,印尼此時提出大量舉債的計畫,打鐵趁熱的意圖非常明顯,卻也同時透露出政府財政赤字擴大,止不住匯率貶值的困境。 東南亞國家外債激增的趨勢,跟大陸企業拚命發行美元債券的趨勢相符合。國際清算銀行去年曾經公布,大陸企業在去年上半年發行總額近400億美元的海外債券,而且每個月都以近5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如果加計銀行的海外債務,外債餘額在去年就已經突破一兆一千億美元,債務餘額居全球第七位、新興市場國家第一位,年增率也是全球第一。 快速增加的美元債券,面臨聯準會可能在第三季加息的壓力,恐將給亞洲經濟體帶來難以控制的衝擊。高盛等投資銀行估計,今年第三季開始的加息政策,最終可能會把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4%的水準。初步加息的預期雖然早就在新發的外債利率上顯現出來,但是一旦加息與經濟緊縮週期同步出現,對於資金日益緊俏、仰賴外債來進行周轉的東南亞政府與大陸企業來說,無疑將帶來前所未見的挑戰。 印尼中央銀行在7月1日啟動的外匯管制措施,規定企業交易不得使用包括美元在內的外幣,可以視為央行健全國內金融交易的措施之一,但是如果聯想到印尼盧比煞車不住的貶值壓力,難免讓外界擔憂新一輪的資本管制是否已經悄悄而來。 今年下半年亞洲的金融市場必然喧囂不已,大陸政府拉抬股市所造成的震盪,對於實體經濟的衝擊正在顯現,東南亞國家的金融安定也可能成為聯準會加息的受害者。多重的衝擊都是大家未曾有過的挑戰,必須戒慎恐懼、預作防範,台灣已經壓力沉重的實體經濟與金融體系,才不會遭到池魚之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