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國製造業霸主穩固 亞太以外國家難效法

根據最新一期英國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中國近年雖然因為工資上漲導致工廠外移,未來仍會是全球製造業霸主,甚至帶動亞太國家一起鞏固整座「亞洲工廠」(Factory Asia)的地位。因此,其他地區的開發中國家若想接替中國,透過「出口製造」的模式推動經濟成長,恐怕非常困難。

中國躍升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途徑並不特殊,一如台灣、南韓等亞洲四小龍,皆藉由廉價勞力吸引製造業進駐,再將成品出口國外賺取外匯。1990年中國剛開放不久時,其製造業產出佔全球不到3%,如今則已暴漲到將近25%。

《經濟學人》認為,即便中國近年工時平均以每年12%的速度上升,人民幣不斷升值也有損出口競爭力,中國全球製造業霸主的地位依舊穩固,《經濟學人》提出三大原因:

首先,外界認為中國只會組裝生產,價值較高的工作如設計、行銷等仍留在西方國家和日本,這是錯誤迷思。確實,研究顯示中國的組裝勞力只佔蘋果一台iPhone生產成本的3.6%;但世界銀行的數據指出,中國國內逐漸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供應練:90年代中期,60%中國製造輸出的產品,其零件材料仰賴國外進口,如今已下降到35%。此外, 中國也出現越來越多本土企業,配合國內需求設計產品,並取得龐大市場佔有率,小米機就是最好的案例。

再來,雖然工資上漲,中國勞動效率仍高於其他開發中國家。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調查發現,從2007年至2012年,中國的勞動生產力上揚11%,高於泰國的8%和印尼的7%。甚至,中國近年積極推動工廠自動化,2013年全球生產的機器人,中國就購買了20%;富士康也宣布未來3年,70%的組裝線將由機器人取代。另外,中國還有廣大的內陸省份工資依舊低廉,如富士康的生產重心已從沿海的廣東,北移到河南、西進至四川和貴州。

最後一點是中國近年投入大量資本提升基礎建設,幫助貨品運行流暢。從2011年至今,中國已興建超過100座機場;北京計畫到2020年前,以每年10座機場的速度繼續擴增。空路之外,中國在陸運也野心勃勃,已在重慶蓋好一條連接哈薩克和歐洲的鐵路,歐亞貨運轉乘時間從35天縮短至22天。

《經濟學人》認為,中國做為世界製造業霸主,連帶也幫助了周圍靠出口製造維繫經濟發展的亞太國家,鞏固整座「亞洲工廠」在全球市場的定位。原因在彼此的距離近。

考量通訊和運輸成本下,從中國外移的工廠大部分直接南遷至東南亞國家。近年開放的緬甸便吸納大量原本在中國的成衣工廠,成衣出口額從2011年的700萬美金爬升到17億美金。技術含量較高的電子產品,也逐漸轉往印尼、泰國和越南。

此外,隨著中國消費力提高,對商品需求量大增,東南亞出口直接輸往鄰近的中國即可,比其餘遠在他方的國家更有競爭力也節省運送成本。依據《經濟學人》所提供數據,從2008年到2012年,亞洲國家的出口運輸距離下降4.5%,歐美則各自上揚25.9%、13.7%。

從二戰後的日本、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到近期的中國和亞洲四小虎,都是靠出口製造創造經濟繁榮;亞洲的製造業產出佔全球比例,也從1990年的26.5%上升到2013年的46.5%。外界以為中國和亞太國家未來將交棒給印度、非洲或中南美洲,上述地區能繼續套用此模式推動經濟發展。

但《經濟學人》不這麼認為,除了因為亞太國家將繼續掌控製造業,其他區域的開發中國家也缺乏像中國一樣大的經濟體,可依賴其工廠移出和龐大市場。美洲除了墨西哥因為和美國、加拿大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其餘國家仍被排除在區域經濟體之外;歐洲對北非國家也設有高額貿易關稅,更不用提南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

《經濟學人》也指出,製造業的就業機會和薪水已不若從前豐沛。從前製造業吸納大量教育水平較低的人員,但今天科技發達,工廠已不再需要雇用大量作業員維持生產,中國和亞太國家將是全球最後一批透過出口製造翻身的國家。

不過,出口對新興市場而言仍是重要的經濟成長引擎,只是輸出的不再只是貨品,還包括農產品與服務業,例如印度的資訊產業前景看好。但這也意味著開發中國家必須鬆綁貿易規範、加強基礎建設,更重要的,透過良好教育培植國民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若只是等著中國工資上揚接收外移工廠,恐怕注定走向失敗。

全文網址: 《經濟學人》:中國製造業霸主穩固 亞太以外國家難效法
Powered By StormMedia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