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 打造社企青創基地

工商時報【蔡淑芬】 近年來台灣青年人興起一股「社企流」,即青年人可以透過創業或企業運作方式參與社會公共政策,盡到社會責任。根據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對「社會企業」的定義即一種可以同時具備社會關懷與獲利能力的公司型態組織。 社會企業近期在全球蔚為風潮,形成一場新的公民自覺與自發的運動,其特色是將一般企業應盡的社會關懷責任轉換或發展成為能夠永續經營的商業行為公司。政府也看到這股社會企業風潮,行政院去年即訂定社會企業行動方案,以調法規、建平台、籌資金、倡育成4大方案策略扶植台灣社會企業。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為落實行政院「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推動「社企型公司環境建構與發展推動計畫」並委託KPMG台灣所執行,成立「社會企業服務團隊」。日前,政府將金華官邸改建籌設成為社企聚落及青創基地所在,並盼該基地可以成為社會企業的共同實體聚落及青年孵育夢想的基地。 社會責任已是企業無形價值的表徵,更是投資人判斷企業投資價值的關鍵。KPMG台灣所表示,今年啟動的上市櫃公司的公司治理評鑑,更是將企業社會責任(CSR)納入評鑑指標中,未來KPMG台灣所社會企業服務團隊將串連北、中、南部輔導業師網絡,針對財務會計、營運模式及行銷業務等面向進行輔導,並研議民間建立社企型公司登錄機制,提供社企聚落及青創基地之社會企業諮詢診斷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