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三問民進黨 高綠能低備用容量 夢幻目標相矛盾

針對民進黨新能源政策六項訴求,經濟部罕見的發表「三問」,第一問、我國有德國廢核的條件嗎?第二問、沒有核能,如何豐富能源?第三問、能源貧窮,弱勢族群生存權如何確保?經濟部指出,民進黨激進綠能目標及調降備用容量率至10%相互矛盾,因為風力及太陽能發電不穩定,發電量占比越高,反而需更多備用電源,此外,民進黨在推崇德國廢核時,對德國再生能源大幅增加已增加民眾負擔及產業衝擊卻隻字未提。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民進黨新能源政策內容沒有跳脫現行政府政策框架,例如發展綠能及節能減碳,不僅是國際趨勢,政府於民國100年公布的「穩健減核政策」中,已將打造綠能低碳環境列為施政重點,且近年國家節能目標年年達成,再生能源設置量也大幅成長,也創造了占全球一席之地的綠能產業,今年更進一步提高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達10%。

針對民進黨能源政策之政策主張,能源局表示,有關節能及提升能源效率部份,政府已訂定每年提升2%能源效率之積極目標及加強推動節能與產業結構調整,節電預期效果已納入未來供需規劃。

有關提升能源供應效率,發展分散式再生能源設置,推動電廠汰舊換新、建置智慧型電網計畫,以提高輸、配電用電效率,這些都是政府推動能源多元化及穩定電力供應之重點工作。而有關發展綠能及能源科技發展部份,自98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後,再生能源設置大幅成長,並配合地方特色與結合地方市政府擴大推動設置。

有關現階段風力及太陽能發電不穩定,發電量占比越高,反而需更多備用電源,因此民進黨發電量占20%激進綠能方案及調降備用容量率在實務上是相互矛盾不可併行之作法。此外國際能源價格高漲,能源貧窮已受到各國重視,德國大量增設再生能源造成電價上漲,使該國能源貧窮的情況更加嚴重。

經濟部強調,有關非核家園訴求,終止核電興建計畫,已經審慎評估短期並無可行替代24小時發電之基載電源,未來短期高缺電風險,將影響民生需求、既有產業生產,以及投資意願與就業機會。除顧及核災可能風險,以及即使發生可否管控風險外,也需務實考量各項條件、供電穩定、產業及民眾之負擔與調適時間,應務實、負責的態度規劃,尤其更要確保弱勢族群使用能源基本人權,及避免能源轉型過程所衍生之衝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