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不洗手 腸胃炎增2成

市政府衛生局推出抗旱洗手SOP,教導學童抗旱洗手方式。(楊明峰攝)

中國時報【楊明峰╱桃園報導】 適逢抗旱缺水期,平鎮區壢新醫院腸胃肝膽科發現,腸胃炎病患較往年同期增加2成,研判係缺水期,民眾減少洗手、食材未洗乾淨所致,呼籲民眾多用稀釋漂白水洗手,才能有效杜絕腸胃炎。 腸胃肝膽科主任徐偉倫表示,每年4月起,腸胃炎病患上門求診較多,今年以臨床病例來看,腸胃炎病患較往年提升2成,多是20、30歲年輕人居多,研判與缺水期有關係。 徐偉倫說,近來上門求診病患,多為感染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的病毒性腸胃炎,或是感染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性腸胃炎,病症為上吐下瀉,情況嚴重者甚至有脫水情形。 徐偉倫指出,酒精性乾洗水僅能防止細菌性腸胃炎,停水時民眾可採疾管署「3桶水」的洗手方式,將能防範病毒性腸胃炎。 他解釋,先用清水沖去塵土,之後用第二桶、稀釋過的含氯漂白水清洗,最後再舀水沖洗,廢水回收可用來澆花、沖馬桶,有效洗手還能節水。 另外,桃園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推出,舀水洗手的「桃園改良版」,採用「1大桶清水、1小桶汙水桶、1小桶漂白水」方式,將能杜絕病毒進入身體,洗手方式大致上與疾管署方式雷同,優點是能省下擺水桶空間,且更有省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