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男得好去處

臺北男得好去處

男人走進了暮色,街燈、車燈、廣告看板…,交錯閃爍,瞬間將他的身影吞沒。

來到熟悉的咖啡館,點了餐,找位子坐定,男人拿出了手機,架在桌面上,點開影片。

漫漫長夜,這一刻,計時開始…。

相似的畫面,長久存在臺灣的各個角落:小餐館、公園、河堤、便利商店,甚至是車子裡…。入夜後,總有男人默默地為自己畫出孤單的身影。

他、他、他、他,明明有家、有妻子兒女,為什麼不回家?

自古以來,男性被賦予陽性的象徵:強壯、堅忍、理性、負責…。來自家庭、

社會、文化的強者標誌,從小便烙印在每一位男性的心底,他們被諄諄告誡「不行哭」、「要勇敢」、「要做有路用的人」…。於是,男人們努力再努力,透過各種肯定,以支撐強者的英姿。

但是,所有的男性並不是一出生就什麼都懂,就知道怎麼獲取財富和地位,

如何經營人際、情感關係;怎樣當個好下屬、好主管、好丈夫、好爸爸…。

男性經歷著種種的摸索、嘗試、考驗,同時也在其中被打分數、被評比著。

輪番的戰役裡,那些被比下去的、不被肯定的、未被歸入「好」行列裡的男人們,便跌落自卑、自我否定的泥淖裡。滿身泥濘的他們,依舊揮舞著「不行哭」、「要勇敢」、「要做有路用的人」的旗幟,但是,難忍的淒清與哀傷,卻在心頭盤桓。舉步維艱的他們,有家也不敢回。

「面子,可以說是男性最大的包袱。」資深社工師,同時擔任「城男舊事心驛站」主任的黃重仁對於男性角色,有著深深的感觸和體悟。

傳統的觀念和養成,讓大部分的男人把面子等同於生命看待。怕被否定、被嘲笑的心理作用下,遇到問題時,他們雖然會急、會慌,會想要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做,可就是開不了口。

黃重仁說,男性與女性有很大的不同,當工作或是情感上出現問題的時候,女性會煞有其事地同仇敵愾,努力幫姐妹淘想辦法。而男性的「men’s talk」,往往僅只於喝酒聊天裡的發發牢騷、吐吐苦水。直到曲終人散了,問題卻還在口袋裡原封不動地發燙著。

「男性當然很需要朋友的幫忙。但是,他們心裡頭卻很怕被哥兒們嘲笑:『厚,這麼小的事,你就慌成這樣。』『哈哈,你怎麼那麼遜呀!』,不然就是給一堆亂七八糟的意見,一點效果都沒有。」想到這裡,說?不說?還是算了。

時代的進步,這個世界已經來到高度心靈發展的階段,「相較於女性的自我覺察、自我覺醒、自我成長,男性在這些部分,的確大大落後女性許多。」黃重仁進一步分析,性別平等帶出了女性在社會、經濟地位的提昇,讓男性傳統的權威角色受到重度撞擊。不過,就算如此,男人依舊無法卸下昔日的強者形象,同時又必須擔負起更多的新形象、新角色。林林總總,讓現今的男性不管是裡子、面子,都有著不能承受之輕。

就自身經驗和長期觀察,黃重仁認為「情感關係」是男性普遍最感到頭疼和無力的課題,尤其金錢、溝通、性生活,更是關係中最常見的衝突。比較特別的是,發生衝突時,女性下了班還是會想要回家,「她們在乎的是『人』:家人、孩子,一心只想著照顧小孩、煮飯、洗衣等等應該要做的事。而問題解決取向的特質,讓男性面對還沒處理好的衝突,只會想要找個山洞躲起來。」

有家不回,或許出於無奈與無力,但是,面子、責任、被肯定等固著觀念,對於男人的侵蝕和影響,卻是鮮明而強大。

「我個人認為,當前男性比較需要的是角色的自我覺醒,以及自我身心健康的照顧。」黃重仁表示,男性要學習將面子適度地放下,將強者的角色重新定義,同時,更需要學著說、找對的人說。

*本篇文章由《張老師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