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珍禽黃魚鴞 獲救野放

中國時報【黃力勉╱台東報導】 數量稀少、屬於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的黃魚鴞,日前在延平鄉武陵部落現蹤,黃魚鴞在魚池中抓魚時,不慎遭到一旁的漁網纏住腳,經過台東林區管理處員工辨識後,發現是相當珍貴的黃魚鴞,由於正值繁殖期,在檢視沒有外傷後隨即野放。 黃魚鴞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貓頭鷹,主要棲息於低海拔溪流附近,以淡水魚、溪蟹等為主食,由於數量稀少加上行蹤隱密,一般民眾甚至賞鳥愛好者,也難以一窺全貌。 不過日前一隻黃魚鴞在武陵部落現蹤,部落民眾從未見過這種鳥,炯炯有神的雙眼,超過2公斤的體重,展翅氣勢驚人,經過通報後台東林管處員工前往了解,確認是黃魚鴞,隨即檢視身上未有明顯外傷,加上目前正值繁殖期,因此也立即將它野放。 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孫元勳指出,台東原始森林破壞較不嚴重,研判黃魚鴞的數量相對穩定,可能溪流沿岸約6、7公里就會有一對,預估可能有50至100對的數量,不過以往觀察黃魚鴞多在金崙溪流域,武陵部落旁的鹿寮溪,應該有穩定的族群。 孫元勳說,黃魚鴞警覺性高,一般不會到民眾飼養的魚池覓食,不過可能是繁殖期食物需求量高,或也不排除因長期乾旱,溪流食物短缺,才會選擇鋌而走險。他呼籲將來如果有民眾發現猛禽,能向屏科大通報,加裝衛星定位的猛禽,將能協助研究人員取得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