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換進步?「太陽的孩子」發人省思

榮獲今年台北電影獎「觀眾票選獎」的國片「太陽的孩子」,即將在中秋檔期上映。該片由鄭有傑與勒嘎‧舒米共同執導,取材自勒嘎‧舒米的母親推動花蓮港口部落水梯田溼地復育的真實經歷,部落族人因「賣地換進步」的開發計畫而互相對立。鄭有傑表示,電影不只在講部落,其實也呈現了台灣的現況,他希望透過這部電影讓更多人疼惜台灣這塊土地。 花蓮豐濱鄉擁有全球罕見的臨海水梯田,因為沒有水灌溉而休耕30年,後來能重新復耕,與當地原住民舒米‧如妮大力推動有很大的關係。這段真實的經歷被舒米‧如妮兒子勒嘎‧舒米拍攝成紀錄片「海稻米的願望」,後來感動了導演鄭有傑,因而邀請勒嘎‧舒米合作改編成電影「太陽的孩子」。 勒嘎‧舒米指出,這幾年花蓮石梯坪成為觀光熱門景點後,每天湧入數十輛遊覽車載著陸客造訪,看似帶動當地觀光,其實是引發當地賣地建飯店旅館的災難,拍攝「太陽的孩子」的初衷就是希望喚醒大家對於土地價值的重新思考。 鄭有傑表示,他從港口部落族人復育梯田的故事中獲得很深的感動,也希望把族人愛護土地的心情傳達給更多人知道。鄭有傑說:『(原音)當你看到這片土地的美麗,當你看到這塊土地上的人的善良,你就會有想要疼惜它的心情油然而生,然後你就會用任何你可以做得到的方式試圖保護它,把它留給你最愛的下一代,這是我從舒米姐身上學習到的,從部落的人們身上學習到的。我也希望透過這部電影,我可以讓這樣的感動給更多人知道。』 鄭有傑強調,有些珍貴的東西一旦失去就永遠回不來,「太陽的孩子」不只是在講東海岸一個部落的故事,如果將台灣看成一個大的部落的話,現在正在部落裡面發生的事,就是發生在整個台灣的事,希望電影能刺激讓大家對於土地有更多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