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兒牙齒健康莫輕忽 照護先從定期回診開始

許多幼兒怕看牙醫,對於身障兒童來說,恐懼看牙醫的程度更嚴重。兒童牙科專科醫師建議,身障兒應每3個月定期回診兒童牙科檢查牙齒健康,並清潔口腔,若有咬合不正問題,適時介入矯正。身障兒童如能習慣與牙醫師接觸,可降低對牙科治療的恐懼,減輕日後牙齒健康維護的負擔。

記者楊欣菲/新竹報導

許多幼兒怕看牙醫,對於身障兒童來說,恐懼看牙醫的程度更嚴重。兒童牙科專科醫師建議,身障兒應每3個月定期回診兒童牙科檢查牙齒健康,並清潔口腔,若有咬合不正問題,適時介入矯正。身障兒童如能習慣與牙醫師接觸,可降低對牙科治療的恐懼,減輕日後牙齒健康維護的負擔。

品悅牙醫診所兒童牙科專科醫師廖桂君表示,所謂身障兒童泛指一般身心發展上有障礙的兒童,就兒童牙科門診來說,以發育遲緩、自閉症、過動症、唐氏症兒等較多,通常會以「特殊需求兒」來稱呼小小患者。

「特殊需求兒」在牙科治療上通常有相似特徵,首先是幼兒的口腔相當敏感,幾乎不讓人碰觸,因此家長或照顧者很難直接檢視幼兒牙齒狀況。往往都是發現幼兒不願吃東西,只用單邊牙齒咀嚼,或是因牙齒發炎疼痛哭鬧,才尋求兒童牙科治療,這時治療就費時費力。

其次,這類「特殊需求兒」常有語言溝通上的障礙,無法遵從牙醫師指令張口接受檢查。有的是智能發展遲緩,無法理解牙醫師的指令,有些因自閉症狀,只願聽從照顧者的指令,光是症狀檢查這一關,就讓牙醫師、照顧者筋疲力竭,所以必須透過其他技術來輔助牙科治療。

由於「特殊需求兒」口腔較容易敏感,又因抗拒牙科治療,以致情緒起伏極大。為了讓牙科治療在安全的狀況下順利進行,早期多使用束縛帶來減少幼兒肢體晃動,若束縛帶效果不佳,才考慮以插管全身麻醉方式輔助。

全身麻醉的風險在於幼兒無法自主呼吸,需靠呼吸器輔助,術後需要長時間恢復,並容易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如今牙科引進「舒眠牙醫技術」,透過靜脈輸液達到鎮靜的效果,並有專業麻醉醫師現場監控生理狀況,幼兒在穩定的情緒下安全接受治療。

廖桂君醫師表示,常接到家長打電話求救,小朋友一聽說要看牙就哭鬧不休,其實,若家長能將幼兒順利帶到診所,護理人員將協助轉移幼兒注意力,先讓幼兒接受口服鎮定劑,等情緒穩定,才讓幼兒坐上診療椅接受舒眠鎮靜。這種安全性高的舒眠牙醫技術已幫助無數「特殊需求兒」完成牙科治療。

為降低「特殊需求兒」對牙科治療的恐懼,廖桂君醫師建議,家長或照顧者應選擇專業兒童牙醫,自幼兒1歲起,每3個月定期回診,讓幼兒熟悉牙科治療的環境,並檢查牙齒健康與清潔牙齒。若有發生咬合異常,建議可在6歲左右提前進行矯正評估,適合者可進行矯正治療,以降低日後牙科治療的複雜度,減輕牙醫師與照顧者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