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藝術家觀望

中國時報【陳宜加╱新北報導】 新北市國際藝術村喊出轉型,結合文創、向商業靠攏,藝文人士多持觀望態度,認為政府一味追求實質效益,僅符合部分需求,建議效法國內其他藝術村成功經驗,並挹注更多專業人才,否則光是轉型,對藝術家幫助有限。 有藝術家感嘆,官方主導的藝術村為追求效益,向「文創」靠攏,以為將無形價值轉化實質利益,卻往往犧牲創作自由,真正藝術空間仍不足。 創立20年、號稱國內最早藝術村的淡水竹圍工作室一名成員表示,結合文創雖符合部分需求,但藝術駐村更應提供「藝術服務」,能協助策辦展演、連結民間資源,達到文化交流,而非商業考量。她強調,藝術與商業並不相斥,如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南蕭?文化園區、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皆成功結合兩者。新北市國際藝術村坐擁淡水古蹟場館空間為最大特色,應思考如何相輔相成。 「新北市推動藝術駐村計畫,仍有長足進步空間。」藝術團隊「三明治工」成員謝若琳說,藝術村應配置專業人才,否則光是轉型,仍須不斷摸索,對藝術家幫助有限;也應師法台北國際藝術村推動藝術家之間交流、與社區互動頻繁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