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府包場看《老鷹想飛》 分享地球之愛

《老鷹想飛》下片,多年來持續推動環境保護的陸府建設特地包場響應,為「地球之愛」發聲。圖╱黃繡鳳

中國時報【文╱黃繡鳳】 台灣第一部院線上映的老鷹紀錄片《老鷹想飛》下片,多年來持續推動環境保護的陸府建設特地包場響應,為「地球之愛」發聲。 陸府建設積極推廣「地球之愛」計畫,其中對於老鷹生態問題更是重視。歷年來也舉辦了何華仁鷹姿版畫展、生態攝影展等活動,更帶領員工到屏東賞鷹,實地體會大自然間休戚與共的生態。 陸府建設表示,多年來已舉辦不少鳥類相關展覽活動,《老鷹想飛》則是陸府家族今年第一季活動的重頭戲之一。當天現場超過300位住戶到場,除了欣賞電影,也與導演梁皆得分享拍攝歷程。 耗時23年拍攝的《老鷹想飛》紀錄片,由導演梁皆得執導、吳念真獻聲擔任旁白、林強操刀配樂主唱,是台灣第一部院線上映的老鷹紀錄片。 自1992年開始,梁皆得使用16mm電影底片,跟隨一老一少追鷹人,即「老鷹先生」沈振中及「黑鳶公主」林惠珊的腳步,帶出台灣自然生態遭破壞,以及老鷹的生存危機。 導演梁皆得在座談時指出,最初只是想紀錄老鷹蹤跡,沒想到卻拍攝了20多年,光是老鷹玩樹枝的畫面,就等了4年多;當中還遇到資金不足一度停拍,最後靠贊助商的支持、沈振中、林惠珊接棒,才得以完成這部橫跨20餘年的紀錄片。 梁皆得說,原以為黑鳶減少是都市開發造成,後來發現先進國家的黑鳶數量比台灣還要多,追根究柢才知道,是農藥劑量、施放老鼠藥的做法為元兇。 《老鷹想飛》傳遞的不只有黑鳶的生存問題,農藥過量更導致台灣罹癌、慢性病人數倍增,不噴灑農藥及落葉劑的有機種植方式成本雖高,但友善農業換來的不只有環境生態的平衡,對人類食安來說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