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治黑河 祭出鐵血水十條

中國時報【陳柏廷╱綜合報導】 大陸國務院16日發布《水汙染防治行動計畫》(水十條),這份「史上最嚴」治水總指南,除提出大陸黃河、長江等7大重點河流水域,2020年優良水質達70%,更要求官員立下「軍令狀」,便於日後考核問責。「水十條」還將帶動環保相關產業發展,商機直逼人民幣2兆(約10兆台幣)。 七大重點流域排汙 「水十條」要求黃河、長江、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及遼河等7大重點流域,到2020年優良水質總體達70%以上;到2030年上述7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達75%以上,95%城市集中式飲用水質達優良。 「水十條」還將控管「汙染源」,專項整治10大產業;陸續制訂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製造、製革、農藥、電鍍等行業專項治理方案;並要求集中治理工業集聚區水汙染。 考核不過摘烏紗帽 「水十條」將調整產業結構,制定汙染企業「退場機制」;預定2016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製革、印染、染料及農藥等嚴重汙染項目。推動再生水利用,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20%以上,京津冀區域達30%以上。 為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情況,國務院特別將水汙染治理與地方官員「烏紗帽」掛勾,要求各省級地方政府簽下「軍令狀」,並進行年度考核,作為官員考核評價重要依據。 為建立「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公眾參與」三層防治機制,大陸環保等部門也將進一步完善水汙染防治稅收計畫,逐步祭出階梯水價、提高汙水費徵收、因地制宜徵收水資源費等政策手段。 環保商機高達10兆 「水十條」出爐,也將為環保產業帶來龐大商機;大幅提升汙染治理科技、環保裝備研製和產業化水準等措施之餘,將為環保產業帶來近2兆(約10兆台幣)商機;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人民幣1.4兆,間接帶動約5000億元。 此外,實施「水十條」預計可拉動GDP增長約人民幣5.7兆,累計增加就業約390萬人,使服務業占GDP比重增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