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一碗方便麵看中國

工商時報【野村投信海外投資部基金經理黃尚婷】 中國一向是個奇特的市場,不論股市或經濟,持有極端意見的所在多有,年初至今的大幅反彈也引發是否僅為資金炒作的爭議,而美中貿易摩擦即便達成協議也多被認為僅為暫時性妥協,美國可能已將打擊中國列入長期目標,或有甚者,更認為中國已不具長期投資價值。 然而,不論大盤走勢為何,投資人真正應關注的是在這個市場投資機會是否依然充沛,因為投資關注的是能否買到為股東持續創造價值的公司。 在此筆者想跳脫繁雜的經濟數據,僅以一碗方便麵(即台灣的泡麵),一起來看中國。 猶記2018年中國經濟陰霾籠罩,在許多上市公司業績前景承壓之時,方便麵雙雄的康師傅及統一中國業績卻增長不俗,同樣販售單價較低的商品的涪陵榨菜也銷售亮眼,原本強勁增長時強調的消費升級頓時轉為消費降級擔憂。但切開這些表面數字與直觀的邏輯,細究方便麵增長的動力,可發現2018年全年超高端、中高端、低端方便麵成長率各為103%、12%、-5%。 同樣的狀況在罐裝茶飲也可以看到,高端跟低端罐裝茶飲2018年的年成長率各為15%跟1%,而在筆者與行業公司的訪談中,管理層亦表示營收的增長實際上是由消費者向高端化移動所牽動,若僅以經濟的走勢及單一產業的總銷售額消長去看,難免會展生誤解,靜下心來仔細去看,會發現消費升級並未停止。 除了銷量,從行業的競爭態勢也可一窺端倪,今年許多食品飲料行業出現兩強中有一方發動價格戰,另一方卻表示不跟隨,反而將投入產品創新與推動高端化,若非消費結構出現明顯改變,行業競爭思維則仍將以價格為主。 另一方面,近幾年銷量未見起色的啤酒行業也已出現提價,中國兩大釀酒商之一的華潤啤酒去年併購Heineken中港業務,並持續推進產品高端化,另一大競爭對手青島啤酒近日亦將市場策略由「規模導向」轉為「質量/獲利導向」,也將力推產品結構升級。 由此可見消費者對高端化產品的需求並未熄火,而回到行業格局,未來在中國看到的競爭將脫離粗放、更具質感。 再以另一個台灣投資人所熟悉的品類「白酒」為例,因為貴州茅台的火紅,多數人可能誤以為白酒是個蓬勃發展的市場,實際上中國整體白酒市場消費是下滑的,只有高端的白酒例如貴州茅台及五糧液等不斷成長。 即使在2018年中國受經濟下行憂慮籠罩之時,貴州茅台及五糧液收入仍各成長26%、33%,貴州茅台2018年收入成長的26%中有22%來自漲價、4%來自銷量成長,總體環境的下行對於代表高端市場的茅台影響不大。其實,白酒行業在2015到2018年經歷了加速高端化的結構性復甦,消費升級所帶來的結構性成長正是去年高端白酒消費得以支撐的原因。 觀察與中國消費最息息相關的食品飲料行業可發現,與其爭論中國整體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不如將眼光放入微型結構的改變,因為那些才是商機跟成長性的來源,才是一個個可為股東創造價值的公司所在,而中國的經濟體、面積、人口,確實都可比擬當初的美國。 而且,切莫忘記歷年來美國的發展,無論經濟盛衰,廣大的經濟體中總有生命力,亦充滿投資機會,對於由下至上的選股而言,永遠有獲取超額利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