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美中貿易戰延燒 短線留意匯價與政策

工商時報【摩根大中華研究團隊主管黃淑敏】 美國上周五鳴響美中互徵關稅第一槍,宣告美中貿易戰正式開跑,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投資氣氛如坐針氈,陸股走勢也相對疲弱。但事實上,美中銷往彼此的出口額占各自GDP比重低,對實質經濟影響有限,加上中國近期經濟數據和企業財報都顯示全球景氣增長仍佳,有利股市表現,短線陸股動盪反而提供進場甜蜜點。 美中互徵關稅於上周五正式生效,加上中國近期宏觀數據放緩與獲利預估下修,使得上證指數連續7周下跌坐收,創下自2012年初的7年以來最長連跌紀錄,觀察近期滬深兩市成交量低迷且周轉率已下降至1.3%低檔,反映現階段信心面已趨極端悲觀,本周將公布的貨幣供給等重要數據將左右市場情緒。 然而,美國去年對中國出口金額約1,300億美元,占美國整體GDP比重僅0.7%,加上美國對中國初步欲徵收的關稅僅佔中國GDP不到0.3%,顯示貿易戰對中美雙方實際經濟影響程度相對受限。 短線除了貿易談判走向,人民幣走勢將是陸股持穩的重要觀察指標。人民幣上周波動加劇,不過隨人行官員陸續喊話後已見止貶回升。另外,觀察當前風險逆轉指標、隱含波動度與12個月遠期點,出現2015、2016年大幅急貶機會偏低。再者,考量當年人行鉅資阻止資本外流與弱勢人民幣恐升高美元債券違約下,人民幣不存在過度貶值風險。惟短線陸股在貿易戰走向未明且信心低迷下,波動走勢仍將持續,後續匯價止穩與官方政策是否出現強力救市訊號將是關鍵。 近期除了美中貿易問題持續延燒,中國債務問題也持續影響市場投資情緒。今年來中國企業債違約事件頻傳,除推升投資人不安情緒,也拖累債券發行金額大幅銳減。 不過,我們認為,近期債券違約事件頻傳,主要受到中國官方政策態度影響使然。而中國政府近年來加強對地方政府支出的審查,使得原先仰賴政府出資贊助專案,融資越發困難,無法如期付息還本的風險也跟著攀升。 事實上,對照中國企業發債的整體金額,目前企業違約的規模仍相當小。今年來,整體企業違約金額僅約161億元人民幣,占總流通在外企業發行債券的比重僅0.24%。若真要說企業債務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投資人心理上的衝擊,其實更勝過對實際基本面的影響。 中國近年來積極進行供給側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帶動產能去化和拉升整體盈利,都讓企業財務更加健全。觀察近期企業債務違約狀況,絕大多數都是具高度槓桿操作的私有企業,且多是零星獨立個案,故擴散風險也相對受限,預期金融危機風險不大。 我們預期,未來中國官方將持續以靈活漸進的方式去槓桿化,使得債券未來違約呈現緩步走升,獲利差企業將受到懲罰,經營有效率企業將受到獎勵,但我們認為,這是中國邁向更健康資本市場的必須手段。 儘管未來幾個月,人行仍有機會透過適度鬆綁流動性的方式來支撐實體經濟成長,而市場流動性適度收緊下對主動式管理反而有利,建議投資中國應借重主動管理以及由下而上的研究,以全然了解單一企業的基本面,主動式選股仍是2018年投資陸股的致勝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