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陸內需經濟 驅動投資機會

工商時報【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產品經理張婉珍】 2016年,大陸的零售市場規模達4.9兆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場,讓蘋果和Burberry等國際知名消費品牌,都將大陸視為企業增長的核心策略。 大陸消費者是經濟的核心驅動力,2017年內需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53.6%,這反映出大陸經濟改革(再平衡)的成效顯著,從2009和2010年由出口和固定資產投資引領經濟增長的成長模式,已逐漸轉為由消費所驅動。 但即便內需消費對GDP的貢獻度已超過50%,來到近54%,但相較於美國的86.9%、英國的84.2%,或是法國的77.6%等,大陸的內需經濟對GDP的貢獻還是遠低於這些成熟國家,顯示大陸的內需經濟市場還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為了持續帶動內需經濟增長,大陸官方還是繼續推出許多刺激政策,例如對低收入群體減稅、教育支出抵稅、城鄉人口流動政策放寬,以及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社會服務等,都可說是相關的配套政策。 除此之外,大陸近年來的城市化發展、收入增加以及生活型態升級等,也都有助於推動內需消費市場的成長。 首先在城市化方面,根據聯合國的預估,2015∼2030年大陸城市人口預計將新增2.43億人,數百萬人將正式就業,這將有利於進一步鞏固大陸坐穩全球最大零售市場的龍頭地位。 其次在收入增加部分,隨工人紛紛湧向薪資更高的服務業,加上勞動力市場收緊,都帶動近年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據經濟學人智庫的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大陸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8.4%。 生活型態升級部分,近年來大陸消費者日益追求優質高端的品牌和服務,其背後的驅動原因相當多,包括收入增加、對社會地位的追求,以及隨之而來對汽車、家電、食品、高端酒以及服裝等產品的需求也都不斷提升。 上述這三個來自需求端的改變,對大陸經濟結構的改變,發揮重大的影響力。但除此之外,在供給側方面也陸續出現重要的結構性變化,而且可望在未來創造許多的增長機會。 首先是零售業從無序向有序轉型。2018年大陸的超市、大型超市或是電商平台等出現快速成長,這些有序的零售業很大程度取代早期的無序零售業(舊式非正規的雜貨零售業)。但大陸目前舊式的、非正規的無序零售商店,市場規模仍達55%左右,意味著有序的零售業者還是具有不小的成長空間。 未來幾年,大陸如何向有序零售轉型,是消費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密切關注。另外,近年引進的「新零售」業態將成為一種趨勢,為業界領先公司提供了巨大增長潛力。 新零售的基本含義是:將驅動大陸電商行業快速增長的線上零售管理專業知識和實踐,引入線下零售的領域。這意味著採用最新技術來改善店內體驗,豐富消費者選擇,加強供應鏈管理以及提高送達效率。 隨著大陸消費市場的繼續發展、經濟結構持續轉型,這種轉型再加上基本需求驅動力帶來的強勁支撐,將為基礎設施管理公司(即IT平台)以及產品生產公司(即消費行業公司)的投資人,帶來多元與豐富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