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陸半導體加速發展 大基金二期將在年內發行

工商時報【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陳蓓娟】 今年以來,中國A股走勢受美中貿易紛爭、信用緊縮等因素壓抑。不過貿易紛爭高點已過,繼美方訪中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中方代表團赴美,顯示兩國已從隔空喊話進入實質談判階段,彼此之間的分歧將會轉化。 中國政府「去槓桿」正穩步推進,監管層透過各項調控政策達到目標,避免緊信用環境對經濟成長造成負面衝擊。 考量種種負面因素逐漸淡化,第2季到下半年,A股可望在估值修復下震盪上行。 面對外來阻力,中國加大在關鍵領域的政策支持力道,為半導體與5G供應鏈帶來機會,中國半導體產業加速發展,預計「大基金」二期將在年內發行,募資總額上看2千億元人民幣,將成為產業重要推力。 且大陸採行稅收優惠,符合條件的積體電路企業免徵企業所得稅5年;製造業增值稅率從17%降至16%,都有利企業獲利提升。 信用緊縮方面,過去市場預期在去槓桿目標下為了抑制負債率上升,緊信用是不可或缺的政策環境。 對此,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降準已釋放明確信號,監管不會以緊信用與大幅提高融資成本的方式去槓桿,人行亦指出降準目的是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 資管新規落地消弭不確定性,緩解市場猜疑,利好對實體經濟和銀行業的整體預期,促進銀行業估值回升。 經過過去幾年去槓桿的努力,中國企業的債務風險獲得控制,A股滬深300上市公司除房地產外多數非金融行業的資產負債率目前已相對較低,甚至低於美國S&P 500企業水平,金融機構信用擴張增速拐點或於不久之後到來。 同時,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3%,未來美國有可能進一步升息,從全球角度來看,目前正處於利率走揚環境,有利銀行利差擴大。 本周A股按照原本計畫納入MSCI,參考韓國與台灣經驗,國際資金將加速流入,且法人機構投資占比也會逐漸提升,重要意義在於提升A股的境外資金比例,同時全球體系投資風格將影響A股,成分股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從外資配置角度來看,大金融、大消費能見度高。 不過,MSCI也提到,若在指數調整前一日處於停牌狀態的個股,將不被納入指數,顯示外資對於A股動輒停牌的現象謹慎以對。以15日的數據來說,A股中有215檔處於停牌,佔A股總市值4.5%,顯見這是A股走向國際化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近2到3週上證指數有略為走揚跡象,先前基金機構持倉較重的消費股、大盤藍籌等,經過第一季的調整後,風險回報也趨於平衡,對海外投資者來說,白馬股又開始具有吸引力。 惟A股完全納入的時間可能會較韓國或台灣經驗來的長,且外資目前持股比例僅約5%左右,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