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匯疲弱 人民幣資產買氣虛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歷經一波貶值,造成投資人對於人民幣資產的偏好度下降,反應在銀行人民幣定存和人民幣計價基金規模縮水,市場預估在大陸股匯市尚未明顯好轉之前,仍難吸引資金回流,人民幣資產的熱度將持續低迷。 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人民幣計價基金規模高峰落在去年7月的新台幣690億元,且當時較前年底成長逾3成,之後隨大陸股匯市表現不如市場預期,人民幣計價基金規模直直落,陸股相關基金的買氣也驟降;今年以來持續停滯不前的狀態。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分析指出,雖未來中國人民銀行仍可能有降低存款準備率,甚至降息空間,使得人民幣維持在相對弱勢表現,市場資金也逐漸從人民幣資產中抽離,但是她認為,下半年要再見到人民幣重貶或是單日大幅波動的機率已大幅降低,隨今年人民幣納入SDR將正式上路,有助於穩定人民幣匯價走勢。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日前針對人民幣資產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匯率波動將加大,投資人追求收益的同時,必須先注意保本及避險的動作,但中長期來看,人民幣仍是資產配置極重要的一環,不可能被忽視。 瀚亞投資投資長林宜正說,比較美元、新台幣,以及人民幣等貨幣,人民幣波動風險的確最高,因為台灣投資人買到的人民幣都是離岸人民幣,匯率波動比本地人民幣要高很多,短期無法擺脫震盪偏弱格局,在降低波動的考量下,建議投資人轉換幣別到美元計價的同類型資產。 投信法人坦言,人民幣資產在收益上不再具有高度的吸引力,今年在新基金的募集明顯不再聚焦相關商品,未來退燒的程度可能日益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