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費漲還降?電信自由化可能養出肥貓!

 

經濟部能源局26日召開電業法修法說明會,表示未來電業將分為發電、輸配電及售電三大市場,發電部分將開放民間申請。對此台電工會現身抗議政府只想拆解台電、圖利財團。

 

對於民生來說,眾多網友與公知以外國的例子指出電業自由化後電費將會上漲,另有民間業者專挑便宜而高污染的發電方式、發電企業政府難以管制等問題。

 

經濟部呼籲企業支持電業自由化

 

近幾年民間反核電、反染染意識高漲,核四因而遲不啓用,火力發電廠蓋廠計劃被環評阻擋。為此企業大佬如台積電已有計劃自蓋電廠以保障供電穩定,而經濟部也順勢提出電業法修正案,主張將台電專營的綜合電業切割為發電、輸配電和電力調度三部分,而發電部分開放民間蓋發電廠。

 

期間政府保証電業法修正案若通過,發電業交由市場經濟主導會增加發電效率、帳面更透明,並因為競價而使電價降低。

 

然而關於電價,根據《商業周刊》,以去年國際能源總署的統計資料為証,台灣的住宅用電是全球第3低,工業用電是全球第4低,且在此情勢下台電猶有盈餘,發電業的經營成本9成以上受燃料成本左右,像台電這麼低的電價還有多少降價空間?

 

更不用說台電是國家企業,為了政策而可以降低盈利甚至承擔虧損。而若交由民間業者,網友提出中油與台塑的例子指出,即便互相競價,企業自會喬出一個共進退的價格,未必電費會因為競爭而降低。

 

事實上,歐美先進國家施行電業自由化大多電費上漲,甚至是倍漲,更糟的情況包括電力供應不穩、養成難以控管的電力企業肥貓等情事。

 

近日面對民眾對於電費上漲的質疑,經濟部長李世光回應將有電價公式做為配套,呼籲民眾不用擔心。然而有人質疑,如果要民間業者跟著電價公式走,那何謂「自由化」?   而配合政府壓低電費,民間業者又何利可圖?

 

(電業自由化有可能增加汙染??)

 

增加污染風險

 

其實近日唱反調的人士未必都全然反對電業自由化,畢竟電業自由化可以讓電費合理反映發電成本,回歸使用者付費的基本面。

 

但有人質疑民間業者會「只挑便宜的發電方式來營利」,比如燃媒發電,如此一來就會增加發電的汙染並使整體環境不利於綠電發展。對此,根據《蘋果即時新聞》,林全表示會限制業者的發電比例,比如要求發電業者要有一定比例的綠電系統才發給執照,另外,也必須與其他的再生能源或燃氣發電業者合作,平衡各種發電成本。

 

林全另外表示,此次修法希望讓新的投資者進入市場,包括分散式的再生能源發電業者都可透過代輸、直供電力的方式售電給用戶,讓小企業與大財團共同參與電力建設。

 

(風力發電也會因為噪音問題而遭到地方抗議)

 

供電未必會穩定

 

雖然政府表示電業自由化法案會要求民間發電企業需有一定的備載容量才能取得執照,加上鼓勵民間企業投入發電系統,台灣未來的電力供應會更加充裕,然而有人質疑政府太過理想化,指出發電廠投資鉅大,若非獲利佳且穩定應該不會有多少業者敢來試水溫,這代表,為了吸引業者投資,負責電網的台電恐怕得用漂亮的價格認購,而價格漂亮,不是電費漲,就是價差由國庫吸收。

 

另外,發電業最重要的建廠事業這幾年不斷被環保團體及地方人士阻擋,這情形不會因為民間企業投入而改變,如果政府無法解決「Not in my back yard」主義(贊成發展,但不想承擔發展的負作用),電力更加充裕之承諾可能會變成空話。


延伸閱讀:一例一休一定要過!林全將召開二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