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享投資優惠 稅損逾千億

中國時報【王玉樹、王莫昀╱台北報導】 政府為招商引資、促進投資、鼓勵重要科技產業及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都會提供租稅優惠。從早年獎參條例、促產條例,根據民間稅改團體估計,合計稅損高達1878億,企業享受調降營所稅減免金額超過808億。而包括台積電等高科技是最大受惠者,以台積電來說,就有人推估長期投資抵減、免稅累計達千億。 當年促產條例是給予企業投資計畫、購置設備或技術投資抵減,營所稅最高20%,被列為新興重要策略性產業還可適用5年免稅。舉例來說,一座晶圓廠投資動輒千億,促產條例時代享有10%至20%購置設備或技術投資抵減五年免稅,假設以10%來計,至少享有100億元租稅補貼,這幾十年來若蓋了10幾座晶圓廠,累積下來高科技業者享有千億稅賦補貼不為過。 財政部官員也指出,早年《促產條例》給予產業界的稅負減免十分可觀,動輒千億起跳,進一步檢視產業別可發現,相關抵減又以科技業占比最大。 拿台積電2005年稅前獲利超過900億元為例,當年僅繳2.4億元。2010當年稅前賺了1693億,所得稅只繳77億,稅率約只4.5%。2017年有效稅率提升至13.4%,但仍低於當年我國營所稅法定稅率17%。 2010年接替促產的《產業創新條例》年底也要到期,今明兩天立院就要審議讓其延期10年,主要是讓企業購買智慧機械及5G相關設備技術享有投資抵減。未分配盈餘進行實質投資可減除5%營所稅,估計實質帶來3000億租稅優惠大餅。 一位前工業局官員說,幾乎每個國家在產業發展、經濟起飛階段,都提供租稅優惠工具。台灣施行狀況從事後成效看,因給予研發抵減,讓企業風險降低,確實帶動其研發速度,產業升級。 他並舉例,像是當年新興重要性策略產業,半導體、工具機、精密機械,現在都成為可與世界或大陸競爭的重要產業。「確實為國家創造了外匯,帶動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