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鄰避設施又貴 棄電風險加大

衝綠能,如果儲能不夠,將會發生「棄風棄光」的棄電問題,這在國外已是屢見不鮮,台灣不久將來也會遇到。因此台電不得不想辦法把規畫中的第三座抽蓄水力光明升級加大,即便投資成本往上也得做。只是光靠國營事業也不行,面對儲能場成為鄰避設施,成本又貴,如何普及嫁接綠能,政府有責任。

今年過年期間,台電宣揚風光發電量在中午破千萬瓩,讓傳統機組可以放心去歲修。這如果到了203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3成,傳統機組沒去歲修時呢?

看看我們鄰國日本,2023年底太陽能容量達87GW,但用電需求沒那麼高,這一兩年棄光激增,已比澳洲、美國加州還多2倍。2020年蘇格蘭地區陸域風場更有19%被棄風不用,比例都不低。

供應過剩,為了維持發電效益,國外很多發電公司還祭出「負電價」,拜託民眾多用電。當然,台灣非電力自由交易市場,負電價比較難發生。

雖然《電業法》有規定,電網應優先調度再生能源,但前提得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如果再生能源過多匯入有害電網穩定,那當然還是要被拒絕。畢竟彈性較小的傳統機組還是被賦予穩電大任,綠能就難逃被「棄風棄電」。

到時要棄誰的電,是台電自建綠能,還是民間風電商,光電業者?不管哪一種,都是成本的一種,甚至最後回到民眾電價上負擔。

雖然台電也積極在建置智慧電網與監測系統,減少這種情況。也想多蓋抽蓄水力大電池,但還是有衝擊生態阻力。眼看民間儲能不足,恐怕未來棄電風險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