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兩大盲點 錯失緩和台海情勢契機

兩岸交流未因疫情消除回復正常狀態,被認為持續「脫鉤」政策路線。圖中尾翼圖案可見,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航機與中華航空航機交錯。記者黃仲明/攝影
兩岸交流未因疫情消除回復正常狀態,被認為持續「脫鉤」政策路線。圖中尾翼圖案可見,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航機與中華航空航機交錯。記者黃仲明/攝影

兩岸關係越緊繃,愈需要透過民間交流來緩和情勢,但因疫情管制而緊縮的兩岸交流,至今仍有諸多限制。更可議的是,政府透過「專案申請」審核來台交流案件,要求申請者說明交流「必要性、急迫性及不可替代性」,政策邏輯是「管制為原則、開放為例外」,成了交流障礙。疫情已遠離,政府思維卻還沒有解封。

政府面對兩岸民間交流時常出現兩大盲點,一是過度強調所謂對等原則,最近的顯例是大陸文旅部副部長饒權四月底表示,將率先開放福建民眾到馬祖旅遊,被視為大陸向兩岸觀光旅遊恢復常態跨出了第一步,但我方卻以「不符合對等原則」而不願接球,錯失一次「堆疊」兩岸善意、緩和台海情勢的契機。

台灣和中國大陸無論從經濟體量或各自發展特點看,都不太可能在交流互動的領域事事做到所謂的對等,例如觀光旅遊,若我方最終目標是回復兩岸旅遊常態化,包含陸團和陸客自由行都能恢復,試問整體大陸旅遊市場規模是台灣的多少倍?雙方出團數、旅客人數能用同一標尺去衡量嗎?

其次是政府對恢復兩岸民間交流的心態問題,這可以用「管制」和「開放」的比重加以觀察。疫情期間,政府偏向管制可以理解,實際上各國都有針對疫情的特別措施,但疫情過後,我方對於大陸人士來台交流,尤其對幾乎無涉政治意識形態的專業、商務交流仍加諸多項限制,顯得不合時宜。相對來說,陸方在疫情過後對台灣民眾赴陸交流早已沒有特別限制。

陸委會最新說法是,大陸人民來台有卅個類別,其中十五類已開放到一般狀態,還有十五類需提出「專案申請」,但真正問題不在於還有幾類沒恢復一般狀態,而是「專案申請」要求申請者提出「必要性、急迫性及不可替代性」,這項疫情期間的特殊要求放在今天來看,簡直莫名其妙。

以大陸知名影星胡歌用「短期專業交流」名義向我方提出「專案申請」獲准來台為例,試問胡歌來台與台灣影音創作者交流並會影迷這件事,其「必要性、急迫性及不可替代性」為何?如果胡歌可以被核准來台,是否所有大陸藝人、影星都可以?因此真正問題在於我方透過這類抽象標準審查大陸人士來台,究竟是為了「踩煞車」方便,還是為了留下「黑箱操作」的空間?

兩岸民間交流是雙向的,檢討我方嚴格審查大陸人士來台也不能不提台灣民眾赴陸可能面臨的風險。近年隨著大陸強化「國家安全」審查,不時傳出台灣專家學者赴陸遭到不合理搜查和扣留,這對兩岸學術交流無疑是重大打擊,陸方應重視且積極改善。

此外,包含台灣藝人、網紅等赴陸交流期間的發言或表態,往往容易引來大陸網上「小粉紅」圍觀甚至圍剿,形成巨大輿論壓力,對當事人和兩岸關係的影響相當負面,陸方應嚴肅看待並強力整治「網路暴力」,兩岸民間交流才能發揮正向效果。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獨/與夏克立離婚真實內幕? 黃嘉千驚人預告:驚心動魄
女大生圖書館收男生神秘紙條「以為桃花來了」 打開一看秒社死
媳婦新車遭婆婆擅自借出!大姑攜全家「南部爽玩3天」 網傻眼:直接報警
別再買NY起司餅乾!赴日必購1伴手禮 網讚價格「頂到不行」:台灣貴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