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內吵外抗爭,作家爆:政治算計

立法院近期審查國會改革法案,吸引了眾多民眾和民間團體的關注,並於立法院外集結高喊「沒有討論、沒有民主」,據主辦方稱,現場人數破十萬。然而,作家漂浪島嶼認為,這場抗爭不僅僅是民眾的自發行動,更涉及各方政治勢力的精密算計,藍白綠各黨派都在盤算如何將街頭抗爭轉化為選票。

漂浪島嶼在臉書發文表示,這次號稱十萬人的抗爭集會與十年前的318運動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的318運動攻占立法院,人數不到2000人,卻因群眾逐漸聚集,開啟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社會運動。而2024年的「後318」,雖有大規模集會,卻自發避免衝突,活動結束後迅速解散,展現出一種自我克制的特點。

漂浪島嶼指出,民進黨對於這次國會改革法案的反對聲浪顯得心虛,因為許多法案都是過去綠營曾提案,如今卻在沒有充分討論的情況下強勢推動。他認為,民進黨深知民調顯示多數民眾支持改革,一旦抗議民眾衝進立法院,引發社會反彈情緒,可能會導致民進黨失去選票,反而得不償失。

作家進一步分析,藍白兩黨也在利用這次抗爭來累積選票資本。現今院外的抗議行動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指控暴力政黨的機會,透過這樣的操作,可以累積選民的同情票,為未來的選舉做準備。漂浪島嶼認為,數萬群眾的憤怒最終會轉化為選票,成為下一次選舉中翻盤的資本。

在立法院內,針對國會改革法案的審議進入尾聲,國民黨放話28日要全數通過,引發了民團與抗議人士的強烈反應。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在25日呼籲台灣人民站出來,認為5月28日是最關鍵的一天,強調「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號召大家用「民主的海嘯」來防止藍白聯手賣台。

柯建銘在臉書上表示,感謝偉大的十萬台灣人民共同為台灣民主努力,防止國會香港化和台灣香港化,強調這是一場防止中國干預的戰役。他呼籲民眾在5月28日再次聚集街頭,為台灣的民主奮鬥。

民間團體與大批民眾在24日於立法院外的青島東路集結抗議,這次行動被稱為「青鳥行動」,號稱達到十萬人。他們強調,會在28日國會改革法案續審時再次聚集,以反對國會濫權。現場氛圍緊張,但組織方屢次呼籲參與者保持冷靜,避免衝進立法院。

網友對此次抗爭活動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網友認為,這是一場真正的民主運動,是民眾自發的抗爭,應該支持與參與。他們表示,這次行動是為了捍衛台灣的民主與自由,不應被政治勢力利用。

但也有網友質疑,這場抗爭背後有政治操作的痕跡,認為藍白綠各黨派都在利用民眾的情緒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他們認為,這樣的操作最終只會讓民眾成為政治鬥爭的棋子,並不是真正為了台灣的未來考量。

總的來說,立法院內外的抗爭與爭議,反映出台灣社會在面對重大改革時的複雜情感與利益衝突。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反對黨,都在利用各自的資源和策略,試圖在這場政治博弈中獲得優勢。然而,如何在這場風波中真正實現民主與改革,仍需各方共同努力與智慧。

更多品觀點報導
國會改革法案爆衝突 朝野相互指責!「不演了新聞台」量化打臉綠營
立法院國會職權修法引發年輕人大規模抗議 學者解析背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