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隨筆》「廚子師」與「總舖師」



替人喜慶辦桌請客的煮食師傅,南部都叫廚子、廚子師。中北部很多人是叫「總舖師」,有的地方原來也是叫廚子、廚子師。有位家住新店的朋友,小時也不是叫「總舖師」。
廚子唸「ㄉㄛˊ ㄐㄧˋ」「tôo-tsí」。 以前的鄉村,幾個村庄就有一位廚子。通常是田地不多的農家才去學煮食的。
一般說「總舖」,是指把睡覺用房間,舖上相連的床板,可睡很多人的木板床,叫「總舖」。現在的民宿,很多也有總舖房。
「總舖」的字義與煮食無關,不知中北部為何稱煮食師傅叫「總舖師」?不知是何時開始流行說「總舖師」的?
有人說,請客主家都是讓煮食師傅睡總舖床,故叫總舖師。這說法感覺很牽強。
依台語名稱的用法,「總舖師」的音義,應是指會舖「總舖床」的師傅,如同會古時用土沙攪水建造房屋的「土水師」。

內門廚子師煮食辦桌 劉勝慶呂自揚提供


2013年,有部電影叫《總舖師》。
高雄內門每年3月,觀音佛祖遶境和宋江陣競賽活動,都有廚子「辦桌」宴客。
內門在地人和南部人一樣,稱煮食師傅也是叫廚子、廚子師。
不知何時,電視、媒體和文史工作者的報導,竟把內門在地人說的「廚子」、「廚子師」辦桌,都說寫成「總舖師」辦桌。
可能是那些記者和文史工作者,受那北部《總舖師》電影的影響,就都把內門「廚子師」,說寫成「總舖師」,連有的內門人也把「廚子師」說寫成「總舖師」了。
每次聽到、看到有南部人,把「廚子」、「廚子師」,說寫成「總舖師」,感覺已失去了鄉土文化、鄉土生活的親切感和真實感。
台灣很多鄉土歷史文化。就像「廚子」、「廚子師」的被改說成「總舖師」。都一直在流逝和被遺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