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阿布達比水族館幕後 看見海洋保育的「真實世界」

就和所有的水族館一樣,阿布達比國家水族館(The National Aquarium)有著絢麗的大水族箱和藍色海底隧道。低頭偶爾可見海龜,舉目則有槌頭鯊從頭頂游過。穿過一個展場,相當於跨過一個氣候帶。極地、雨林、沙漠、高山,一個都沒少。

逛完回到入口旁的禮品店,你心想:「就這樣了吧?」而有所不知的是,一旁的電梯才是通往「真實世界」的道路。

走完海底隧道 上二樓是不同風景

距阿布達比市區約25分鐘車程,我們來到國家水族館,隨著生物學家暨獸醫師娜塔夏.馬尼那(Natassia Mannina)上二樓。如果你也在樓下售票櫃檯購買了票券,你將會遇見穿著制服的獸醫師、科學家、飼育員,他們在走廊上忙碌穿梭、測量動物、準備食物、調整水質,你也會看到收容池裡的海龜,或者穿過玻璃牆窺見一樓的遊客。

他們稱這套行程為「幕後花絮導覽」(Behind the Scene Tour),一般門票是110迪拉姆(約台幣970元),多花30迪拉姆(約台幣265元)就能上樓參觀、搭配專人導覽。

走進水族館幕後 看見真實故事

今年5月,阿布達比海洋世界(SeaWorld Abu Dhabi)盛大開幕,一躍而成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館,暫時搶走國家水族館的風采;但在這裡,遊客的體驗也毫不遜色,國家水族館除了展示魚類,也身負海龜、鯊魚等野生動物救傷工作,甚至還復育珊瑚。

馬尼那認為,讓大眾看見水族館的另一面,也是一種環境教育。他說,有時在協助動物康復的過程中,路過的遊客會拉住他好奇詢問、窺探,他通常選擇停下腳步,告訴他們一些故事,「讓人們看到我們怎麼抽血、做手術,或者知道我們得到一隻動物時會怎麼處理,這都是好的」。

走進「幕後」,不同國籍的旅客與我們擦身而過,我們問馬尼那,來到幕後,有什麼必看重點?他說,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觀點。獸醫師想必會對動物救傷過程感興趣,研究人員可能想參觀其他實驗室;有些人對建築特別好奇。

牆上的「菜單」寫著開胃菜——堅果、蝦湯、昆蟲加鈣,前菜一天要10公斤、主菜一天要150公斤,還有磷蝦、番薯、玉米等配菜。要滿足水族館裡大小魚蝦甚至浮游動物的需求,廚師可是卯足了勁。

擱淺海龜都收容在這裡

就算不帶著特定視角,也會聽見有趣故事。國家水族館的二樓,每年收容200到300隻擱淺海龜,遊客可以在這裡看到正在恢復健康的幼年海龜、聽到阿布達比海龜的故事:牠們為什麼成群來到水族館?科學家又如何協助牠們重回海洋?

「現在的水族館已經不只是『有動物在這裡』的地方,」馬尼那說,這裡有科學研究、有保育工作,「絕對不只是賺錢、把動物放在水族箱裡那麼簡單。我們盡最大的努力,用我們的知識,為我們的自然、人群、兒童、下一代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