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慧心競選市議員 拜訪小商戶造勢

舊金山前交通委員黎慧心(Sharon Lai)26日來到舊金山華埠拜訪當地小商戶,為競選第三區市議員造勢。她表示,自己已經獲得七位現任市議員的背書,以及多個華埠社區組織的支持,正在為下個月的競選開跑活動做足準備。

「我對事不對人,很多不同意見的人也願意支持我。我是一個能夠集合不同的意見,比較中立的人。」黎慧心表示,已經背書她的現任官員包括市議長佩斯金(Aaron Peskin)、市議員華頌善、陳詩敏、司嘉怡、梅義加、孟達文和安世輝,其政治立場囊括進步派和溫和派。

黎慧心從小在香港的公屋長大,外婆教導她要懂得回歸社區。她曾在2020年受市長布里德(London Breed)任命,擔任市交通局唯一的華人委員。任職一年後,她選擇前往哈佛大學進修,辭去了交通委員的職位。在社區的鼓勵下,她決定回歸競選第三區市議員,為華人社區發聲。

她說:「受傳統中國人的想法,要努力工作讀書,為社會做貢獻。我從小得到許多來自社區的幫助,所以當我有能力以後,我也要為大家做貢獻。」黎慧心說。

39歲的黎慧心育有兩名子女,目前任職於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領導舊金山地區的事務,再次投身於公共服務事業對她個人生活是個挑戰。黎慧心告訴本報,她計畫在下周辭去工作,全身心投入競選活動。儘管暫時失去經濟收入會有壓力,但只要開始了就要勇往直前,為社區做出更大的貢獻。

談到華埠商業復甦,黎慧心表示,府更多的資源和補助是面向於新進入的商業,而對現有本地商業缺乏支持。在任職交通委員時,她爭取到將公共安全的預算提高三倍,首次在農曆新年期間提供免費的公車和地鐵服務。「許多華埠商業依賴於在新年期間的收入,以支持在全年的開銷,我很願意成為社區和市府之間的橋樑。」

身為華裔移民的黎慧心對於華人在美國社會所遇到的語言和文化障礙感同身受。她不僅主張僱傭更多的警員保障社區安全、簡化許可證審批流程等,更支持僱傭會將粵語、普通話的外展員,讓華人的聲音被傾聽,消除疑慮和困擾。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1歲分別被收養 7年前相認 華裔雙胞胎高中畢業再聚
將中國三輪車賣到美國 農村小伙曾日入萬元美金
AI搶工作 78%受訪雇主不打算用應屆大學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