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2017年的今天,南美洲國家厄瓜多,飽受洪患之苦,來自7個地區的慈濟志工,跨國賑災,並發起以工代賑。

加拿大慈濟志工 莊立仁:「去年厄瓜多的地震,跟這次的水災,大家辛苦了。」

2017年4月29日●厄瓜多水患慈濟以工代賑

聖塔安娜中學,慈濟以工代賑,積水退去後,慈濟賑災團啟動以工代賑,其中之一地點在聖塔安娜縣。

聖塔安娜中學老師 威爾森:「我們在這裡有一個球場,被25公分厚的淤泥覆蓋著,在廁所裡則有40公分厚的淤泥。」

以工代賑 民眾:「這裡有15公分厚的淤泥,我會切成這樣比較好搬運,你看,這裡,這裡會比較難處理,因為淤泥很軟,不太好鏟。」

美國慈濟志工 葛濟覺:「把家園清了,把校園開始清了,甚至於帶動了老師了,慈濟在他們最辛苦的當下,最需要膚慰,最需要陪伴的當下,我們在了。」

聖塔安娜中學災情嚴重,眼看孩子們就快開學,各國志工集結協助清掃。

時任慈濟紐約分會執行長 張濟舵:「聚集在一起,全副武裝,該穿雨鞋的,該戴手套的,我們一起來投入。」

瓜地馬拉慈濟志工 柯慈法:「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賑災,好幾個國家聚在一起,很感動。」

將近600人的力量,志工各個滿身汙泥,目標一致,不以為苦。

巴拉圭慈濟志工 瑪答:「是的,因為同心協力,一定會達成我們的目標。」

美國慈濟志工 段濟篤:「能夠親身下去體驗,我們才知道,當我們一鏟一鏟,鏟出來的時候,是多麼地沉重。」

聖塔安娜中學老師 羅伯特:「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在這一兩周完成的,看著這些人以堅強的意志,身體力行到這裡來幫助我們。」

以工代賑清掃加速恢復校園,螞蟻雄兵的力量,將汙泥化為清淨地。

2011年4月29日●台灣白米人道援菲

印有慈濟標誌米袋從貨櫃搬下,農糧署在台中港隨即抽檢。

時任農糧署糧食產業組副組長 許良吉:「熱損粒、未熟粒都做仔細地分析,剛剛分析的結果都符合國家標準。」

慈濟志工 陳信佑:「秉著上人就是以我們最喜歡的東西,才送給我們的鄉親這樣。」

慈濟基金會向農糧署,申請6800公噸白米援助各國,其中1500公噸送往菲律賓。

菲律賓志工 瑞南多:「我相信民眾收到慈濟白米時,一定很開心,充滿感恩。」

台灣白米出海關當天,慈濟菲律賓分會舉辦記者會。

「愛心來自台灣。」

「真的,愛心來自台灣。」

時任菲律賓社會福利署署長 索利曼:「可以救濟很多人,解決飢餓的問題,特別是菲律賓很窮的人家。」

白米香、愛心味,串起台菲愛的連線。

2009年4月29日● 美製靜思語幸運餅助街友

美國慈濟志工 黃淑雲:「每一位都入座,你們都是我們的貴賓,都是我們的貴賓。」

舊金山志工首次在南三藩市,安全港街友中心提供熱食。

「先生,你需要嗎?謝謝。」

「你非常地紳士,你讓女士優先。」

「你們可以打開你的幸運餅乾,有很優美的詞句在裡面。」

志工將靜思語,製成了幸運餅乾。

慈濟志工 郭美玲 與 街友:「人應該相信自己,但是不可執著,你了解這句話意思嗎?」

慈濟志工 郭美玲:「這個幸福籤餅,我們也跟他們談的是,放的是我們靜思語,我們有中文的、有英文的。」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作伙來企"桃" 大愛共善 馳援土敘
痛心!這是我們的山林?垃圾汙染無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