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旻蓁╱先探2208期】 比起消費電子的景氣冷颼颼,全球電動車市場則是依然火熱,尤其在資本市場上,特斯拉股價在分割前又往波段新高邁進,頗有向中國的比亞迪多頭氣勢一較高下的味道,電動車話題不斷,其中最大的關鍵,除了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新鮮感仍高之外,歐美與中國兩大板塊,透過政府的政策力量給予補貼,也給了電動車市場無限的想像力。 就以美國來說,經過一年多的磋商後,聯邦參議院七日終於表決通過民主黨提議的縮小版「通膨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全球電動車市場一哥特斯拉去年時曾宣布將在中國開發就駕約25,000美元(約合台幣70萬元)的低價電動車產品,話語一出後隨即引起市場轟動。不過因著疫情、供應鏈及產能等多項複雜因素,使得這項計劃被延後,倒是急於扳倒對手的福斯在這方面表現頗為積極,向市場發聲表示,人人負擔得起的入門電動車(20,000歐元)計劃已啟動,推出時間約為2025年。
-【蘇彬貴╱先探2207期】 正當全世界電動汽車(electric car)相關類股泡沫化的股價,一個個破滅之際,中國規模最大的電動汽車廠商的比亞迪(BYD Co.),卻逆著全球股市行情的走頹,展現出「神仙放屁」─非同凡響的氣勢。 今年來,比亞迪股價再進一步上漲了十%以上,並且於六月二十八日盤中,還以三三三港元再刷新歷史最高紀錄。此外,這亦為其過去連續第三年上漲。今年三月十五日,比亞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最深還曾一度重挫至一六五港元的谷底;因此,在過去僅不...
電動車浪潮推動各家汽車廠研發更安全的自駕車技術,中國電商巨擘阿里巴巴與中國電動車廠小鵬汽車攜手建立自駕運算中心做為小鵬的自動駕駛模型訓練之用。
根據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周五(29 日)發布聲明表示,由於比亞迪生產的部分唐 DM 電動車的電池底盤有進水風險,恐造成系統故障存有安全隱憂,將再召回逾 5 萬輛車,進一步擴大先前 4 月底公布近 1 萬輛的召回範圍。
...規定,企業員工實行核酸檢測一天一檢,須持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可以上崗等。(圖片來源/twitter) 中國疫情再起,本週新增確診集中在廣西、廣東省,其中,24日廣西新增402例,隔壁廣東省的科技重鎮深圳24日新增病例21例,威脅富士康、比亞迪、華為等科技大廠的運營。 《彭博》報導指出,全世界都與疫情共同生存,並重新開放。但幾乎只有中國仍依賴關閉邊界、隔離、封鎖和大規模檢測等極端封控措施,來緩和疫情,中國這些措施正在打擊龐大製造業。 深圳大廠自7月24日起封閉運行...
中國大陸疫情再度多點爆發,台商重鎮深圳市24日開始官方要求華為、比亞迪、富士康等深圳工業百強企業,針對廠區進行封閉運行7天,減少非必須人員外出,嚴格管控外來人員。對此,富士康表示,目前園區內營運正常,
中國大陸各地疫情再度多點爆發!珠三角台商重鎮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已發佈關於「督促重點企業封閉運行」的通知,即日起要求華為、比亞迪、富士康等深圳市工業百強企業,針對廠區進行封閉運行7天,減少非必須外出人員外出,嚴格管控外來人員。
中國深圳再度傳出實施封控政策,深圳衛健委 24 日通報新增 21 例病例,為了加強防疫,深圳市工業和資訊化局發佈重點企業封閉生產通知,要求華為、比亞迪、富士康、中芯國際等深圳工業百強企業自 24 日起園區 (廠區) 閉環
上半年中國公司市值成長 50 強出爐,電動車大廠比亞迪一躍成為榜首,股價大漲近 25%,在國際油價走高帶動下,有兩家石油類公司上榜,金融機構也有八家入榜。
新能源車銷量連續第四個月破 10 萬輛後,比亞迪槓上汽車大廠豐田,宣布進軍日本市場,定明年在日本推出三種車款,並向全體股東配發人民幣逾 3 億元現金股利。
比亞迪是全球市值第3高的汽車製造商,市值突破1兆元人民幣,但獲利只有特斯拉的1/12。(圖片來源/flickr) 美國「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公司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2008年買進2.25億股比亞迪,時隔14年,今年7月11日,「擬出售」同樣數量的比亞迪股票出現在香港交易所的中央清算和結算系統。 比亞迪ADR 12日跳水大跌11% 這樣的巧合引起市場猜測波克夏準備出清比亞迪持股嗎?加上巴菲特對此不置一詞,使得比亞迪ADR 12日跳水,收盤大跌11%至69...
「股神」巴菲特減持比亞迪疑雲重重,目前巴菲特仍未發布減持公告,但分析師認為巴菲特將會有動作,並排除出借股票收取利息等可能性。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正計劃自主研發智慧駕駛專用晶片,已向設計公司發出需求,並招募 BSP 技術團隊,且這項計畫將由比亞迪半導體團隊領軍。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全球銷量才繳出好成績,不料卻傳出遭股神巴菲特大幅減持的傳聞,A股跟H股股價一度聞訊暴跌。根據港交所資料顯示,花旗銀行最近在比亞迪持股上異常增加2.25億股,恰好等於巴菲特手中的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股價周二(12 日)盤中在 A 股與港股均大幅走低,且港股比亞迪股價暴跌逾 10%,原因是市場盛傳「股神」巴菲特將比亞迪持股轉移給花旗。
「股神」巴菲特有意出清比亞迪持股的傳聞,引發市場議論,並導致 A 股比亞迪股價周三(13 日)盤中跌破人民幣(下同)300 元大關,專家認為,短期內比亞迪股價仍面臨賣壓。
舉世聞名的股神巴菲特以其精準的投資眼光與驚人的財富累積受到世人的尊崇,而他所投放的標的物也往往成為投資人聚焦的話題。在這幾年風風火火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中,股神自然也不會缺席!由他擔任董事長的 Berkshire Hathaway公司大量持股中國電動車大咖BYD比亞迪,自2008年以來長期續抱,已經讓巴菲特打賺了幾十倍。如今這家前景看俏的電動車廠持續爆發暢旺能量,其總銷量已正式超越電動車一哥特斯拉,成為新能源車領域的新霸主!
美國「股神」巴菲特有投資的中國電動車廠比亞迪(BYD),最新的生產交車數字猛烈暴增,已經超越全球首富馬斯克創辦的特斯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廠。 比亞迪超車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車第一大廠
...最大化現金頭寸對我們來說很重要。”馬斯克表示。今年二季度,特斯拉把約75%的比特幣持倉轉換為法定貨幣。該公司稱,比特幣轉換為資產負債表增加了9.36億美元現金。 此外,特斯拉在國內市場還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據乘聯會數據,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64.6萬輛,同比增長162%,超越特斯拉奪得上半年銷量冠軍。 A 財報電話會開始,馬斯克照例盛贊了過去一個季度裡特斯拉的表現。 馬斯克表示,盡管受到了上海工廠停工等重大影響,特斯拉在二季度依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周日(3 日)公布 6 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上半年電動車銷量激增 315% 至逾 64 萬輛,超越特斯拉,榮登全球電動車銷售冠軍。
由「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投資的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在今年上半年總產量超越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Tesla),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 根據比亞迪官方資料顯示,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售出了641,350輛電動車,而特斯拉是564,743輛。2022年前六個月,比亞迪銷量較2021年上半年增加486,771輛,增加幅度達315%。相較之下,特斯拉今年上半年的汽車銷量比去年增加178,693輛,增長46%。 然而這樣的比較...
全球首富、特斯拉汽車CEO馬斯克曾大力稱讚中國大陸的汽車業,認為未來10年最大的競爭對手就在中國。而近年來在大陸快速成長的電動車市場中成長最快的莫過於比亞迪汽車。比亞迪在6月中的市值一度突破1兆元人民幣,超越了德國大眾汽車,成為全球市值第3高的車企。做為中國最強的車企,未來是否能在全球汽車市場攻城略地,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的最重要指標。
路透周四(11 日)報導,根據一份法庭文件顯示,中國叫車公司滴滴出行與理想汽車的合資企業北京桔電出行聲請破產,這意味著雙方四年合作生產電動車的關係畫下句號。
-【蘇彬貴╱先探2201期】 要分辨中國經濟景氣的強弱,當地汽車市場需求的表現,是一個很值得參考的指標。目前中國車市已經發展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地區;而汽車這個產業一向又有著「火車頭工業」的稱號,因為汽車這項商品的生產製造,將全面帶動鋼鐵、玻璃、塑化、橡膠、電子及其它金屬產業等諸多的發展。 繼今年首季四.五%的幅度之後,四月全中國乘用車(passenger-vehicle)的總銷售量較去年同期的衰退幅度,更一下子擴大為三六%左右,一路下滑為僅一○四萬輛的水準,並創下過去兩年餘來的最低紀錄。之所以如此,乃因為今年三月底以來,中國政府所堅持的無比嚴厲的「動態清零...
根據《財訊》報導,上週,比亞迪執行副總裁廉玉波受訪時,透露他們即將為特斯拉供應電池,而且和馬斯克有很好的交情。但很快的,隔天特斯拉就發出聲明,指出其與比亞迪並沒有任何合作項目正要或即將進行,而比亞迪則是馬上下架相關的訪談影片,彷彿船過水無痕。
哈、哈!「我在小琉球你呢?」這是IG上很夯很紅的網美牆,是來到熱力四射的小琉球必定會打卡的點,而且「861dayday」這家簡約文青風格的飲料店不只有網美牆,繽紛飲配上萌萌噠的海龜燒更是一絕。不是啦!
大陸汽車大廠比亞迪7日晚間公告,公司執行副總裁李珂擬無償捐贈其持有的公司50萬股A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給比亞迪慈善基金會。李珂為比亞迪年薪最高的高管,年薪比董事長王傳福高出人民幣216萬元。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01211-HK) 在香港的股價周二(28 日)盤中大漲逾 2%,報 325 港元,超越去年 10 月創下的 324.6 港元,改寫歷史新高。 本月初比亞迪 A 股股價也飆至人民幣 344.33 元,寫下歷來新高,且市值首度突破人民幣 1 兆元大關。
恒生指數4日收漲406點,漲幅為2.06%,收報20,174點,大盤成交額為889億港幣。國企指數上漲142點,漲幅為2.12%,收報6,879點。恒生科技指數收報4,381點,上漲3.18%。阿里巴巴、騰訊、美團貢獻恒指較多。中海油、蒙牛、中石油拖累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