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苗在全球各地開打後,從感染率來看似乎漸漸看到成果,但專家們也另外發現值得隱憂的地方,有些康復患者…
目前有些研究、監測數據顯示,因武漢肺炎疫情的關係,眾人提高個人衛生意識包含勤洗手、戴口罩…等,連帶也使國內流感、腸病毒…等常見傳染病的疫情降溫許多,但其他包含登革熱、漢他病毒…等昆蟲、動物引起的傳染病,亦須關注,並更須注意環境整潔。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19)日表示,國內出現今(2021)年第2例漢他病毒確診個案,為中部30多歲男性。疾管署呼籲...
...醫師王孝為提醒,新冠病毒在物體最長可存活3天,最擔心是私人隨身物品遭到汙染卻鬆懈。 新冠病毒在環境最長約可生存3天 75度酒精濃度正好崩解病毒結構 王孝為表示,酒精可以殺死大部分細菌,但病毒則要視結構而定,一般常見腺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等,因沒有外套膜,酒精沒辦法作用;但冠狀病毒與流感病毒具有外套膜,酒精能夠破壞外套膜崩解病毒,導致病毒死亡,不過只有剛好濃度75%的酒精,才能在適當的強度與時間殺死病毒。 王孝為提醒,絕大部分民眾都已經養成戴口罩...
家中孩子出現嘴破、喉嚨痛、發燒,症狀乍聽之下聽起來好像是腸病毒!雖然孩子吃了退燒藥,但還是斷斷續續發燒,加上臉..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川崎氏症、腸病毒重症 免疫球蛋白能治療免疫球蛋白是存在於免疫系統中對抗外界致病因子的重要防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胸腔科林建亨主任指出,臨床上也能透過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治療疾病。林建亨醫師舉例,兒科的川崎氏症,症狀包括發燒5天以上、眼睛紅腫、草莓舌、皮膚起疹子等;出現肌肉筋攣、心跳過速、呼吸喘等症狀的嚴重腸病毒,能注射免疫球蛋白達到療效。另外,像難治型癲癇、自體免疫腦炎等,若是經過類固醇及血漿置換都無效...
腸病毒危機無所不在!北部一名6歲男童去(2020)年底出現相關症狀就醫,期間一度出現抽搐及短暫意識喪失等症狀,經通報採檢後確認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國內這個月10日至16日更有逾5千人因腸病毒就醫,提醒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這個冬天,家長也不能輕忽腸病毒威脅!疾管署最新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居住北部6歲男童,一度發生抽搐、四肢抖動及短暫意識喪失,所幸經治療後病況穩定,目前已出院。檢驗確認是感染克沙奇A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5420人次,較前一周下降6.5%。而國內腸病毒併發重症確...
全台近期腸病毒病例逐漸攀升,一名男童就因此感染並誘發「手足口病」,造成雙手佈滿皮疹和水泡,甚至痊癒後還出現「指甲剝離」的症狀,讓人看了相當心疼。兒科醫師歐淑娟提醒,預防病毒最好的方法還是戴口罩、勤洗手,而上述是屬於腸病毒的後遺症,待指甲重新生長後就會復原,家長不必過度擔憂。
[新頭殼newtalk] 今(19)日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該病例為6歲男童,發燒後出現抽蓄、四肢抖動及短暫意識喪失,目前病況已穩定。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除加強環境清潔外,也應時常清洗幼兒接觸物品和玩具,並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 疾管署表示,該病例為居住北部6歲男童,於去(2020)年12月31日出現活力不佳及發燒症狀就醫,隔日因發生抽搐、四肢抖動及短暫意識喪失再次就醫,發現有肌抽躍及喉嚨發紅合併水泡情形收治住院,由醫院採檢通報...
...跟著下降!蔡英傑教授也提到常被詢問:「為什麼益生菌吃在肚子裡,卻能夠保護呼吸道,對抗病毒入侵?」蔡教授表示,病毒或細菌入侵身體的主要通道在於體內的黏膜組織,黏膜同時具有防範外敵入侵與吸收營養物質兩種看似衝突的功能,負責防衛...體弱族群更不是「打了就好」,忽視健康狀況與不良反應,可能讓打進身體的疫苗效力大打折扣。別忽視身體警訊 健康需要從腸計議!免疫力低下,可從幾大症狀看見端倪。包含腸胃道不適、過敏、精神無法集中、蕁麻疹、頭痛、頻繁感冒、泌尿道感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天仍須留意腸病毒威脅!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疾病管制署提醒,由於一年四季皆有腸病毒活動,且無論成人、幼兒都有感染的可能,請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應確實做好手部衛生,並注意環境清潔與消毒,以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北部6歲男童 腸病毒併發重症疾管署表示,這名病例為居住北部6歲男童,於去(2020)年12月31日出現活力不佳及發燒症狀就醫,隔日因發生抽搐、四肢抖動及短暫意識喪失再次就醫,發現有肌抽躍及喉嚨發紅合併水泡...
換季噴嚏打不停?台灣幾乎一年四季都是過敏季,只要天氣或空氣稍微變化,敏兒們都能第一時間知道。加上秋冬空氣擴散流通不佳,更是流感好發的季節,細菌與病毒容易在空氣中傳播且無法排除
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沒想到近日又出現致死率高達75%的立百病毒(Nipah virus),不僅可能會是下一波流行的病毒外,還有可能從亞洲開始爆發。對此,毒物專家招名威教授表示,立百
冬天沒有腸病毒?不!臉書粉絲團「鬍子醫生診間生活」指出近期一個一家四口同時中腸病毒的案例,提醒民眾千萬要注意,因為這並非單一個案。 【腸病毒】冬日也別輕忽別以為冬天就沒有腸病毒! 鬍子...
隨著台灣秋冬進入空污高峰期,區域空氣品質頻亮橘紅燈,吸入過多的污染空氣不只傷害呼吸道與肺功能,最嚴重的還會引發肺炎、呼吸衰竭等致命危機
目前有些研究、監測數據顯示,因武漢肺炎疫情的關係,眾人提高個人衛生意識,連帶也使國內流感、腸病毒的常見傳染病的疫情降溫不少,但其他包含登革熱、茲卡病毒、漢他病毒…等昆蟲、動物引起的傳染病,亦須關注,並更須注意環境整潔。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9)日表示,國內出現今(2021)年首例漢他病毒確診個案,為高雄市苓雅區50多歲男性。疾管署呼籲,民眾平時應留意環境、防堵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與死角,「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冬天寒流一波波,大家忙著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工作,卻容易疏忽腸病毒也在蠢蠢欲動。豐原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馬瑞杉提醒,家長們此時也要注意家中的小朋友,有沒有出現發燒、食慾不振,或身上有細小的疹子,因為腸病毒在近日悄悄上升,即便進入冬天,
...彩色口罩因含偶氮染料可能致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口罩過去由經濟部標檢局進行品質與流向查核,目前規範只能使用22種偶氮色料進行塗裝,將啟動稽查作業,違法最高開罰150萬元。 國內防疫有成的附帶好處,即是流感、腸病毒也未大流行,去(2020)年10月以來的流感季至今,僅出現1例重症、零死亡,創史上新低紀錄。而去年夏季也因為學校、幼教機構、公共場所嚴格執行戴口罩、勤洗手及量體溫,連帶杜絕腸病毒流行。 台灣防疫模範生形象受國際肯定,卻有新加坡...
台中豐原醫院,有兒童感染科醫師發現,最近小朋友罹患腸病毒的情況有上升趨勢,一名九個月大的男嬰,感染腸病毒,膝蓋附近出現許多細小紅疹,不仔細看還不容易發現,還好家長警覺性高,帶他就醫檢查,及時治療,而依...
台中一名男子,照顧罹患腸病毒的女兒後,沒洗手就抽菸,隔天,手指出現痛麻,手腳布滿紅疹等手足口症,醫師表示,少數的成人過去如果沒有得過這個類型的腸病毒,還是有可能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伸出雙手,34...
小朋友感染腸病毒,照顧者也要小心,34歲的陳姓患者表示,以為只有小朋友才會被傳染,沒想到自己在照顧罹患腸病毒的女兒被感染,事後回想可能是自己照顧完小孩沒洗手,到外面抽菸被感染。豐原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馬瑞杉表示,雖然患者在照顧時有洗手習慣,也因為在抽菸前沒洗手,過程中手指與唾液的接觸而感染。雖然大人感染腸病毒的症狀比較輕微,但是少數的大人過去如果沒有得過這個類型的腸病毒,還是有可能會出現比較[...]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腸病毒雖大都以抵抗力弱的兒童為目標,但少數成人感染一樣會出現手足口明顯症狀。/圖片來源:豐原醫院 小朋友感染腸病毒,對多數家長來說司空見慣,但
為防範新冠肺炎,全民戴口罩、勤洗手,台灣不僅躍居全球防疫模範生,也讓流感、腸病毒疫情直落谷底,去年10月入秋以來的流感季至今僅有1例重症、零死亡,創史上新低紀錄。
每年四到十月,是腸病毒流行期,因此家長在夏天會特別提高警覺,但其實秋冬,也會有腸病毒感染風險。入冬以來,國內腸病毒呈現緩升趨勢,提醒家長,即使冬天也不能掉以輕心。九個月大的男嬰,感染腸病毒,膝蓋出...
...結塊的現象。」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除了立百病毒,WHO也列出其它15種全球公衛最大危機病原體,包含新冠病毒、伊波拉病毒、茲卡病毒(Zika virus)、屈公病毒(Chikungunya virus)、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腸病毒、沙狀病毒性出血熱(Arenaviral hemorrhagic fever)、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CHF)、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台中34歲陳姓男子日前照顧感染腸病毒的女兒時,疑因照顧完小孩沒有洗手就到外面抽菸,手指與唾液接觸後,自己也感染腸病毒。(民眾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傳真 110年1月6日
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增溫,身在台灣都能感覺到恐懼和擔心,甚至除了新冠肺炎肆虐,還要面臨流感的雙重夾擊,我們這才發現,養好自身抵抗力是多麼重要的事。但
▲小兒科醫師檢視幼兒感染腸病毒的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受全球矚目,大家留心防疫,兒童感染科醫師說,家長們也要注意家中的小朋友,有沒有出現發燒、食慾不振、或身上有細小的疹子,因為腸病毒在近來已悄悄升溫,即便進入冬天,小朋友孩子仍然有感染腸病毒機會。 豐原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馬瑞杉表示,雖然已經進入冬天,最近小朋友罹患腸病毒的狀況還是有上升的趨勢,一名9個月大的小男嬰,在托嬰中心因有其他小朋友感染腸病毒,他的膝蓋上也出現細細小小不太明顯的疹子...
方便好用的濕紙巾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清潔用品。尤其是具備殺菌、抗菌功效的濕紙巾,在這陣子「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肆虐下,更是引起搶購熱潮。然而市面上相關產品種類繁多,舉凡高酒精濃度濕巾、獨家抗菌配方的無酒精款式、可補充型的筒裝、盒裝商品、方便攜帶的隨身包等等,讓人眼花撩亂不知道該從何著手。因此,本篇就要為各位詳細介紹選購除菌濕紙巾的訣竅,並帶來各大廠牌如日本大王elleir、美國高樂氏、台灣舒潔、康乃馨、依必朗等人氣推薦商品...
...食慾差、尿量少,應盡速就醫檢查。哮吼病程大概3天內結束,提醒家長病程中避免讓嬰兒情緒起伏過大,以免呼吸不順更難受。沈君毅醫師也提到,兒科醫師其實不主張吸鼻涕,除了無法吸乾淨之外,還會造成幼兒身心創傷,也可能讓鼻腔受傷,嚴重鼻塞時可於就醫後使用處方之抗組織胺,年紀大一些的兒童可適量的使用類固醇等鼻噴劑作慢性過敏性鼻炎之保養。【延伸閱讀】免疫球蛋白用途廣 川崎氏症、腸病毒重症、癲癇都能用他高血壓頻發心律不整 導管治療平均血壓降3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