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衛兵「代表人物」宋彬彬的去世,喚醒了人們對文革的記憶,並引發了左右兩派的激烈爭論。漢學家呂恆君認為,圍繞卞仲耘之死,宋彬彬的道歉、王友琴的追索、胡傑的紀錄片《我雖死去》構成了反思文革遺產的重要爭鳴,值得深思。
曾為中國文革期間紅衛兵領袖的宋彬彬傳在16日離世,享年77歲。宋曾在文革期間為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戴上繡著「紅衛兵」三字繡章而聞名;晚年她對中學副校長卞仲耘之死公開表示懺悔,引起社會爭論。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409170166.aspx 文革歷史學者王友琴,當時也是北師大女附中的學生。她曾說:在文革時期的批鬥會上,紅衛兵們那種殘暴和喪失人性的行為,真是難以想像的。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comments/20240918/2090170.html 卞仲耘被宋彬彬等紅衛兵所加上的罪名是...
中國是不幸的民族,本以為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後,中國人可以和西方人一樣享受自由民主,沒想到迎來的,卻是連年內戰與軍閥割據,好不容易二戰結束了,國共內戰又起,14億中國人被鎖入獨裁的鐵幕。
(中央社記者呂佳蓉北京17日電)曾為中國文革期間紅衛兵領袖的宋彬彬傳在16日離世,享年77歲。宋彬彬曾在文革期間為中國前領導人毛澤東戴上繡著「紅衛兵」三字繡章而聞名;晚年她對中學副校長卞仲耘之死公開表示懺悔,引起社會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