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出現貧血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從潰瘍到癌症,是可大可小的警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簡采汝近期就收治一名患者,一開始因為下背痛,脊椎壓迫性骨折住院手術,沒想到進一步發現有貧血、胃潰瘍,層層分析最終竟揪出其實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申請標靶藥物治療,血紅素才穩定,也不再反覆的骨折。 頭暈、疲累、爬山運動、體力不繼...
罹癌後生命生育陷兩難。癌症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台灣因晚婚晚育,育齡女性罹癌率逐年升高,對生育是雪上加霜。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約6成癌症高風險族群知道癌症治療可能影響生育,但逾8成民眾不知「醫療性凍卵」。醫師與專家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關注醫療性凍卵議題,給予癌友更多希望與選擇。(記者:簡浩正)
癌症已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42年,該如何預防癌症、遠離癌症成重要關鍵。名醫邱正宏推薦日常可以多喝「哈佛蔬菜湯」,不僅可以抗癌,有助體重控制,甚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風險。
...衛健委的資料顯示,2023年深圳共為港人提供70萬人次的診療服務。 但隨著更多像羅小姐的香港人「北上求醫」,也有專家提醒兩地醫療制度有別及相關法律風險。 除了牙科及身體檢查等較為普遍的項目外,港人北上接受的醫療服務,近年來亦多了癌症、罕見病的患者到深圳以低數倍的價格購買「天價藥物」。香港公立醫院排隊輪候時間長、私立醫院的收費昂貴,也是其中一個促使港人選擇到深圳求醫的誘因。 「現在終於能睡到一場好覺」 根據香港的濕疹關注組估計,目前香港有逾50萬人患有...
...人生,並從受助者轉變為助人者的Patricia,用她對生命的熱情和堅強的毅力,感動安進同仁的心。安進新加坡工廠同仁也代表安進獻上象徵希望與祝福的手摺星星,將溫暖與支持傳遞至她的心中。同時,Patricia抗癌路上最堅實後盾的癌症希望基金會也鼓勵安進同仁持續為病友努力,攜手前行為其建立完整支持照護系統,點亮生命希望。 圖/病友Patricia(右一)與其他國家的病友共同參與安進亞太區病友論壇。14年對抗三癌走出低谷的Patricia,以堅韌的毅力感動了...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口服標靶、門診化療或放療的癌症治療已不再需要住院,然而現行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造成病患沉重的醫療負擔,或為符合給付條件而住院的醫療資源浪費,引發討論。為此,富邦人壽推出「富邦人壽愛實在一年期防癌醫療健康保險附約」,將癌症門診實支實付,納入保障範圍,解決過去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非住院診療」的保障缺口。
節目《震震有詞》找來乳癌抗癌鬥士米娜、婦產科醫師王樂明、資深媒體人狄志為、諮商心理師盧美妏探討「惱人的婦科癌症!輕忽當心生命、婚姻皆不保!」主題,知名部落客米娜分享在32歲時確診乳癌,「當時剛結婚三個月,打擊蠻大的。」起初醫生說得模糊,請米娜與先生一起前來聽報告,先生還以為她懷孕,沒想到是罹患乳癌後,米娜說個性內斂的先生傳了封「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在。」的訊息,讓她安心不少。
在癌症治療的過程中,除了醫學療法外,科學的飲食也扮演了關鍵角色。根據美國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 的建議,癌症患者應該根據自身需求
隨醫療科技進步,口服標靶、門診化療或放療等癌症治療不再需要住院,而現行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造成病患沉重醫療負擔及醫療資源浪費,為此,富邦人壽推出「富邦人壽愛實在一年期防癌醫療健康保險附約」(簡稱「愛實在附約」),與時俱進將癌症門診、實支實付納入保障範圍,解決過去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非住院診療」的保障缺口,滿足癌症病友更好醫療品質。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口服標靶、門診化療或放療的癌症治療已不再需要住院,然而現行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造成病患沉重的醫療負擔,或為符合給付條件而住院的醫療資源浪費,引發各界關注
...疼痛」是生命的第五徵象,但與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四個生命徵象不同,疼痛是主觀的,無法用科學化的工具衡量,也因此,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有多痛。既然疼痛是生命徵象之一,即表示它會影響生命的品質與延續,而對於負載重大傷痛的癌症病人,處理與控制疼痛更是改善治療與生活品質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癌症疼痛一波一波:背景疼痛會持續,突發性疼痛短而快 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說明,癌症疼痛平均發生率高達七成以上,其源頭來自腫瘤,衍伸而出的疼痛類型有三...
deCODE genetics/Amgen 的科學家及其合作夥伴,發現六種與癌症風險有關的罕見種系變異新基因。這些研究結果10月29日在《自然遺傳學》上發表,標題為《稀有生殖系變體的基因負擔測試可識別六個癌症敏感基因》(Gene-based burden tests of rare germline variants identify six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s)。 Kari Stefansson senior author of the paper, “Gene-based burden tests of rare germline variants identify six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s”, published today in Nature ...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口服標靶、門診化療或放療的癌症治療已不再需要住院,然而現行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造成病患沉重的醫療負擔。為此,富邦人壽推出「富邦人壽愛實在一年期防癌醫療健康保險附約」,與時俱進將癌症門診實支實付納入保障範圍,針對健保的自費項目,不須住院也納入保障範圍,解決過去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非住院診療」的保障缺口,滿足癌症病友對於高端醫療的需求。 2023 年國人癌症好發率前三名的大腸癌、肺癌及乳癌為例,如採用新式標靶藥物治療,每...
...進行大規模基因分析。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化學治療科蔡育傑醫師解釋:「透過NGS,我們可以確認腫瘤的特定基因變異,並藉此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特別是針對已產生抗藥性的病人,能找到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此外,NGS還能辨識不同癌症中的跨癌別基因突變,例如TRAK基因變異、TMB(腫瘤突變負荷)及MSI(微小衛星體的不穩定性),這些資訊有助於選擇新興的治療方法如免疫療法,進一步提高治療的精準度。自2024年5月起,NGS已納入健保給付,讓癌症...
根據我國最新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體癌在女性癌症中排名第五,110年新診斷的子宮體癌個案達3,181名,其中子宮內膜癌占了92.61%。這種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17.0人,發生年齡中位數為
▲長期致力於癌症照護的台灣安進,今年在任務週中首次舉辦以兒童癌症為主題的電影《BIG》放映座談會。透過座談交流,台灣安進同仁們不僅能夠體會面對生命挑戰的勇氣,更能深刻理解自身工作對病患生活的正面影響。(圖:台灣安進提供) 全球安進自二○二二年起,每年十月舉辦「使命週」(Mission Week),透過全球員工的共同參與連結安進的企業使命,透過以病患為中心的活動,盼激發同仁的動力和使命感,持續為病患帶來改變。台灣安進連續三年積極響應...
生活中心/林靜芬報導安寧緩和醫療是專門為罹患「嚴重疾病」或「末期病患」提供的醫療照護模式,目的在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減輕其身體和心理痛苦。安寧緩和醫療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逐漸受到重視,特別是在癌症、慢性病或其他難以治癒的病症患者的照護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提到,他在早期剛當上醫生的時候,癌症末期的病人通常都是住院觀察,因為病情時好時壞,不敢輕易讓病人外出或回家,但現在情況已有不同。
30多歲有胃癌家族史的陳小姐,多年前曾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近期時常胃痛,胃鏡檢查發現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陳小姐納悶為何已經滅菌了還會呈陽性。
若想抗老化、預防癌症,吃對食物很重要。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分享5款抗氧化食材,包括莓果類、黑巧克力、綠色蔬菜、番茄及大蒜,不只能對抗自由基,還有助於維持年輕健康的肌膚、保護心血管,甚至能預防癌症,不過抗氧化食物雖然好,但飲食均衡更重要。
2023年台灣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啟動「癌症登月計劃」,期許實現在未來25年內將主要癌症類型的癌症死亡率減少50%。而賴清德總統所提出之「健康台灣」政策,期許在2030年將癌症死亡率減少3分之1,顯示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癌症對於國人生命健康之危害。立法院厚生會於今(28)日成立「台灣癌症登月政策促進委員會」,由立法委員林俊憲擔任召集人,邀請國內癌症治療專家學者一同發表《促進台灣癌症登月計畫政策建言書》發表,期盼政府加強癌症防治政策,並呼籲透過政策...
「罹癌了,我還能生小孩嗎?」凍卵不只是晚婚晚育的選項之一,也是罹癌病友保留生育權利的一條出路。但民眾對於「醫療性凍卵」仍瞭解甚少,台灣凍卵協會(TEFA)公布一項調查顯示,僅有不到2成的民眾了解社會性凍卵和醫療性凍卵的差異。醫師指出,隨著癌症存活率提高,提早凍卵者大幅提升,有3大關鍵因素會決定癌友是否適合凍卵。
[周刊王CTWANT] TFC臺北婦產科生殖中心胡玉銘院長表示,患者林小姐在婚後隔年備孕時,意外確診乳癌第一期,因確認後才知道乳癌治療會影響卵巢功能,在自身存活及生育規劃中不斷掙扎。為保留生育能力,最終在討論下,緊急決定在癌症治療前進行醫療性凍卵,最後在經歷30次電療及5年抗賀爾蒙藥...
坊間有傳聞指稱「酸性體質容易致癌」。台大生物產業學系教師洪泰雄直言,該說法是一種誤解,癌症的發生與多種複雜因素有關,包括基因突變、環境因素、生活方式等。雖然腫瘤組織內部環境往往會偏酸性,但這是癌症發展的結果,而非原因。即使多吃鹼性食物也不會直接改變體內細胞的pH值或預防癌症。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台灣每年有超過10,000名女性被診斷出乳癌。根據110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未滿50歲的年輕型患者人數約佔所有乳癌患者的32%,是歐美國家的1.3倍,對於台灣社會經濟與家庭支持產生重大的負擔。因此,如何早期發現並給予有效的治療是台灣社會對抗乳癌威脅的重要挑戰。乳癌亞型多樣化 次世代定序解開乳癌基因變異之謎乳癌治療有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療法等多種方式。為了幫助每...
擔任和信醫院董事長、院長達35年的黃達夫,本月1日卸任院長職務,由副院長褚乃銘接任,成為繼已故台大教授宋瑞樓、黃達夫之後的第三任院長。和信醫院於昨日上午召開的董事會中,宣布褚乃銘副院長接任,隨即舉行黃達夫卸任院長與褚乃銘新任院長交接儀式。(記者:簡浩正)
[Newtalk新聞] 國民健康署今發布最新癌症統計數字!顯示110年台灣新增子宮癌患者3,181名,其中9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該病在女性癌症中排名第五,平均患者年齡約57歲。而112年更有535人死於此病。國健署表示,子宮癌通常發生在停經後婦女,與肥胖和家族病史等因素相關。女性若停經後若有陰道出血等症狀,應即刻就醫。 國健署指出,110年台灣新增3,181名子宮癌患者,其中9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每10萬人約有17名女性罹患,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五位。患者年齡多集中在57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