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文智台北報導】台灣上週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猴痘個案,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28日表示,個案目前生命徵象穩定、狀況良好,個案匡列接觸者9人,均中低風險,目前也都沒有症狀。疾管署24日公布首...
【記者蘇旺台台北報導】COVID-19新增本土個案及死亡病例數28日回升,死亡人數27日降為90多例,28日又超過百例,未新增兒童死亡個案,但新增1名1歲男童MIS-C,是國內年紀最小的這類案例。...
2022年5月14日,英國衛生單位接獲兩例家庭群聚猴痘病例通報,病患並無旅遊史,也無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之接觸史,隨後歐洲與北美洲其他國家陸續通報確定病例。依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公布歐洲、美洲及大洋
一般病患在被宣布罹患癌症時,第一個反應並不是想辦法治療,而是會先埋怨,為什麼之前的醫師沒有「提早」診斷出來?是不是因此而延誤治療黃金期? 《ICU重症醫療現場》作者陳志金醫生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表示,癌症的產生,到它可以「被發現」的時間,並不是幾天,也不是幾週,而是好幾個月,甚至是幾年!但民眾普遍上並沒有這樣的概念,所以,當被告知有癌症時,一般會處於否認的狀態,甚至開始去責怪他人:責怪
【民眾網黃楸玲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其中有85%是導因於心臟病和中風。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超過2萬人死亡,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110年因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民眾擔心染疫風險,減少至醫療院所或中斷治療。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疫情期間,除了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相關防疫措施外,同時鼓勵民眾遵循醫囑,保護自己的健康;如檢查結果異常,請務必確認診斷,才能早期診斷,
【新冠肺炎/不斷更新】新冠肺炎疫情及相關措施,今2022/6/28最新情況:
新冠疫情從2019年底開始走到現在,已經有2年多的時間了,世界上多數的國家也都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模式來過生活;在台灣,大家的問候語從前一陣子的「你確診了嗎?」,到最近變成「你好了沒?」、「確診康復之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