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心、耳朵出現變化,可能是健康警訊。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兩眉之間的「印堂」應該平整光滑,若出現明顯皺紋,可能代表心血管功能出問題。另外,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也指出,西醫有相同觀察。研究發現,高達7成以上出現此特徵的患者,確實患有心血管疾病。
不少毒蘑菇與一般蘑菇外型相似,導致民眾誤食消息時有所聞。日前就有一家6口,吃下父親自行摘採的蘑菇後食物中毒,被送到加護病服搶救,經過10多天搶救,5歲兒子仍回天乏術,生前對爸爸說「爸爸,我很好,別擔心我」,讓全場都淚崩。
雞蛋營養價值極高,醫師劉博仁提醒,膽固醇高的患者一天吃1顆蛋無妨,但要避免油煎蛋、炸蛋、鍋邊焦香蛋等高溫高油烹飪方式,因為此舉會提高氧化膽固醇含量,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他建議,若要吃蛋,選擇水煮蛋、蒸蛋、蛋花湯等低溫做法,較為健康。
「早上沒胃口,吃多怕犯睏」是許多中年女性的共同困擾!一位45歲女性長期早餐只吃一顆蛋+豆漿或單啃一顆蘋果,看似熱量控制得宜,卻陷入「三階段飢餓陷阱」。
隨著食安意識提升,民眾處理生鮮食材時,格外注意清潔,但若「洗錯順序」或「方法不當」,反而可能增加細菌感染風險。無毒教母譚敦慈提到,洗肉、洗蛋都有正確方法,若處理不慎,恐導致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污染,嚴重甚至引發食物中毒。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台灣,糖尿病已是現代社會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全台約有200萬名糖尿病患者,其中每年有約 20 萬人需因糖尿病併發症接受治療。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整形外科暨燒燙傷傷口整合照護中心張舜程醫師表示,每年約有6,000到7,000 人因糖尿病導致的足部潰瘍,最終不得不面臨截肢的命運,其中約有10-20%的患者甚至需要接受小腿以上的「大截肢」手術,對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都造成極大的身心與經濟負擔。 不只血糖高 糖尿病其實影響全身 張舜程醫師指出,糖尿病不僅是單一器官的問題,對於全身系統性的影響極為廣泛。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視網膜病變、腦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甚至造成足部神經壞死與血管阻塞,引發所謂的「糖尿病足部潰瘍」。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普遍較差,面對傷口時不容易癒合,也更容易遭到細菌感染,導致傷口惡化、組織壞死。 糖尿病足潰瘍 常見3大主因 1.神經病變 由於神經受損,患者對痛覺變得不敏感。即使腳被鐵釘刺穿或是燙傷,也完全沒有察覺,導致傷口擴大、延誤就醫。 2.血管阻塞 腳部血液循環不佳,當傷口出現時,缺乏足夠的血流供應,加上糖尿病患者血管彈性差、易阻塞,使得傷口難
1名奧地利籍男子日前在泰國曼谷廊曼機場(Don Mueang Airport)出現抽搐與劇烈腹痛,緊急送醫後發現體內藏有多包毒品,其中一包已在腸道內破裂,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並面臨刑事指控。
許多人習慣在淋浴時順便解放,但泌尿科醫師警告,這項「洗澡順便尿尿」的行為,其實可能對身體造成長遠傷害。美國泌尿科醫師厄文(Dr. Teresa Irwin)近日在TikTok拍片提醒,若長期在淋浴時排尿,會使大腦把「水流聲」與「排尿行為」產生錯誤聯結,未來聽到水聲就可能不自主想上廁所,嚴重恐演變為尿失禁。
廣東一名女子因一天內食用超過百顆荔枝,導致出現四肢無力、冒冷汗、頭暈及流鼻血等症狀,緊急送醫後確診為「荔枝病」,也就是急性低血糖症。醫師提醒,成年人單次食用荔枝不宜超過15顆,以免引發健康危險。
便秘不只讓腸胃不適,甚至還會加速大腦老化。減重醫師蕭捷健提到,排便後不僅身體變輕,連腦袋也會感覺特別清醒、靈光,這並非錯覺。研究發現,長期排便不順的人,其認知能力退化程度相當於大腦老化3歲,記憶力變差的風險也顯著提高,絕對不能輕忽便秘問題。
不少人擔心吃飯會導致血糖飆升,但其實只要選對澱粉來源,不僅能降低升糖幅度,還有助於保護血管。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分享一位YouTuber實測吃7種米飯對血糖影響的結果,發現其中以壽司米引起的血糖上升幅度最大。而李思賢最推薦的是「黑米」,因其升糖指數較低,且富含花青素,有助於抗氧化、抗發炎,進而保護心血管健康。
上班族生活忙碌,甚至沒有時間煮飯,為了均衡營養,許多人會選擇吃自助餐。到自助餐店你都夾什麼菜?營養師點名「這幾樣菜」要小心!自助餐怎麼夾才吃得健康? 澱粉攝取有訣竅:女性半碗飯、男性1碗飯 每
近日有醫師透露,有一家三口因為想省錢常吃隔夜菜,沒想到卻罹患胃腸道癌症。針對「吃隔夜菜是否真的會罹癌?」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該說法並不完全正確,若是保存方式得當、避免細菌滋生,並且充分加熱食用,絕大多數隔夜菜仍是安全的。
宜蘭有醫院傳出器官捐贈程序惹出爭議,法醫指控患者心臟明明還在跳,就被醫院要求相驗。對此器官中心今天(6/12)出面說明,強調都是依法執行,家屬也完全同意,更指出在台灣不可能活摘器官,法醫高大成就說,要爭取時間,心臟還在跳動時,執行器官移植,成功機率才會高。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近期天氣炎熱,正是大啖海鮮的季節,不過消費者得多加留意食材安全!台北市衛生局於2024年4月展開的生鮮水產品抽驗專案中,針對賣場、水產店、市場及餐廳等地進行抽樣檢查,共抽驗30件樣品,檢驗項目涵蓋動物
優格、優酪乳等發酵乳可以助排便、顧腸道,醫師張家銘表示,其實它還能改寫人體的代謝能力,從調整腸道菌開始,影響到脂肪燃燒、血糖穩定,甚至影響發炎程度與體質走向,還能讓人變瘦。「因此,真的該天天喝!」
台灣約有1/3民眾有高膽固醇、高血脂問題,膽固醇過高、高血脂怎麼辦?健康主播鄭凱云在網路節目《健康云之道》,邀請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分享降膽固醇、高血脂祕招,並教你如何從外觀看出是否有高膽固醇、
代謝症候群對健康危害極大。醫師洪惠風表示,一項今年新發表的觀察性研究顯示,代謝症候群與較高的年輕型失智症風險相關,這突顯了早期預防照護及處理共病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