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不少人因生理時鐘無法適應輪班工作,產生「輪班工作障礙」,深為睡眠障礙所苦。上班時精神不濟,因此警覺性降低,較容易造成意外事故。成大醫院職業醫學部研究醫師魏玉亭建議,輪班勞工應調慢換班速度,並選擇逆時針方向換班模式,根據個人生理時鐘調整睡眠。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16歲年輕女高中生,下腹悶痛已有兩個月。某天半夜,因為急性劇烈腹痛至台中醫院急診就診。經婦產科醫師黃一文用腹部超音波掃描,發現有巨大的囊腫,佔據整個骨盆腔甚至到達肚臍的部位,大小約為16公分,初步診斷為卵巢囊腫腺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逐漸被重視,積極治療的同時,也要保有自理生活的能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胸腔內科專科醫師林慶雄表示,癌症治療若延長了存活期,卻生活品質不佳,如長期臥床,對於患者來說苦不堪言,因此治療上,藥物選擇相對重要,在幫助改善症狀、穩定病情時,更要兼顧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是每個人從小被灌輸的觀念。然而,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究指出,對減肥成人而言,吃早餐應多考量,因為可能攝取較多熱量,反而有反效果。倫敦國王學院營養科學系主任凱文.惠蘭(Kevin Whelan)則認為,攝取什麼食物很重要,可多吃富含鈣質、纖維食物。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孩子嘔吐、腹痛等狀況不可輕忽,除了急性腸胃炎外,亦恐為第一型糖尿病併發的酮酸中毒;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醫師謝秀盈提醒,若孩子出現多吃、多喝、多尿但體重減輕的「三多一少」症狀務必留心,及早治療。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元宵節前後吃湯圓已是台灣習俗,急診醫師提醒,每年總會出現幾例零星個案,不管是大人、老人、小孩總會有人吃湯圓時不慎噎住緊急就醫,此時如果只是輕微噎住應該先讓對方自發性咳出來,才不會造成異物越卡越深。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親友相聚歡慶節慶是過節的重要意涵,適逢元宵節,因病住院的孩子卻無法在自家慶祝;為讓孩子也能感受節慶氛圍,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南松至童綜合醫院訪視並發送飛天豬小提燈,共慶節日。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連10下伏地挺身都做不來嗎?注意心血管疾病找上門!哈佛公共衛生學院針對40歲左右消防員研究指出,能伏地挺身超過40次的人,10年內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減少96%。哈佛職業醫學專家Justin Yang表示,伏地挺身可作為一種便宜、簡易的心肺健康評估測試。
民眾接受中醫治療時,除了針灸傷科,多數服用中醫師處方的濃縮中藥製劑,國內中醫醫療集團執行長黃福祥中醫師提醒,中藥濃縮粉劑的濃度影響療效,採購與檢測關乎安全。而藥粉若結塊,不建議再服用;然而別倒入馬桶或者沖入洗手台水槽,以免污染環境。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懷孕婦女不孤單,懷孕風險國家共同來承擔!衛服部日前發布2018生產事故救濟報告,給予婦女、胎兒生產發生重大傷亡事件時,由政府提供最高200萬元救濟金,通過率達86.4%。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興奮得在臉書上傳報告封面照,並註明「讓婦產科由黑翻紅,起死回生的一本書。」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元宵節即將到來,屆時各地會有蜂炮活動或施放鞭炮,民眾也多會燒香拜拜,同時又處於季節轉換之際,恐致氣喘發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媒體報導,藝人小禎近期瘦身有成,其實在4年前曾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困擾,因為雄性荷爾蒙異常,體重在半年內直線飆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複雜的代謝異常疾病,好發於生育年齡的女性,盛行率約5-10%。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據統計,男性掉髮有年輕化趨勢,甚至28-40歲就出現頂上危機。年輕人愛漂亮,就算發現掉髮跡象,也常安慰自己「太年輕不會禿頭」,對初期徵兆不以為意。然而對付稀疏髮仰賴早期就開始保養,年輕帥哥若忽略不管,往往錯過黃金治療時機。稀疏髮年輕化趨勢原因為何,皮膚科醫師來解密。
「元宵節快樂!」花蓮民生社區共 50 多位長者,藉由花蓮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團隊每月一次的高齡長者介入課程,親手製作元宵小燈籠,一同祝福彼此,同時也透過實際活動的健康課程,盼能預防老人失智並延緩失能。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冬季最常見的皮膚困擾為乾癢、脫屑及龜裂,常常讓人癢到受不了來求診,尤其每當寒流來襲、氣溫下降,老人家的皮膚乾癢問題更是明顯,最常發生的部位在腳的前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現代人應酬餐敘多,常是餐餐大魚大肉,甚至高油、高糖份,容易快速累積腰腹部位的內臟脂肪,除了鼓大的小腹產生外觀困擾,此外更會長期累積成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性疾病。對此營養師趙函穎提醒,儘管內臟脂肪容易因為不良飲食習慣急速增加,但相對的也可以透過飲食控制快速降低。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痛風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炎,好發於尿酸高的成年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發作時,關節處會紅腫熱痛,若反覆發作常需使用消炎止痛藥,恐增加重腎臟負擔。因此,臺中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鄭硯寧提醒,痛風患者宜多喝水以預防泌尿道結石,也應定期接受腎功能的檢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代人營養過剩「肥滋滋」,罹癌風險也大幅上升。過重與肥胖已被證實與罹患癌症相關,彰基體重管理及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杜思德指出,肥胖從心理、生理及新陳代謝疾病,造成很多共病,呼籲民眾積極檢測癌症,並且減肥降低罹病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網路遊戲風靡,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或家人沉迷。北市聯醫精神科醫師黃彥勳表示,遊戲可以紓解情緒,不須「妖魔化」,然而一旦嚴重排擠平時的社交、工作或課業,伴隨焦慮,且達數個月之久,小心「網路遊戲障礙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