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日前因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議題爆發肢體衝突,國民黨立委在議場內丟擲豬內臟、鳴笛抗議,行政院長蘇貞昌則在這場混亂下完成施政報告。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則在臉書諷「希望香港立法會可以從今免於這種羞恥」。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8日電)據報導,香港前行政長官(特首)梁振英聲稱,即使特首改由協商產生,這並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或基本法,也不需要中國全國人大釋法。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 香港著名豪宅「君頤峰」昨(6)日驚傳墜樓意外!一名全裸的女子抱著女嬰從高樓墜落,強大的撞擊力讓2人當場身亡。港警到場時一度無法辨識死者,經查後才發現是成都
...成為香港新華社副社長,有人還在猜他是不是黨員,後來發現他是出席中共十三大代表,才知道他的確是地下黨員。 目前香港建制派政治人物中,除了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他是地下黨員之外,其他都不承認,包括最陰險的前特首梁振英。香港民主派在明裡,中共在暗裡,怎麼鬥啊?民主派組織裡的支聯會與教協都有大家都知道的地下黨員,有的還當常委,還不敢不給他們擔任職務。誰輸誰贏早明擺著了。 台灣又怎樣?在查明與清洗中共地下黨員做過些什麼?美國等西方國家...
...符合香港國安法有關規定且「損害香港國安法權威」。 香港大律師龔靜儀接受新華網採訪時稱,「破壞國家安全是嚴重罪行,法庭在考慮批准保釋時,應該特別謹慎。」她又說,過分寬鬆的擔保條件,「引致大量港獨被告成功棄保潛逃。」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也在12月25日於臉書發文評論此事,稱「黎智英有潛逃動機」,認為黎「在美國和台灣亦有強大的政治聯繫和極高的反華價值,加上本人財力雄厚,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及黎智英潛逃的動機和能力。」 黎智英還押機會高? 香港輿論討論,北京當局...
[新頭殼newtalk]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駁回中天新聞台換照申請,中天提起抗告,聲請假處分,11日最高行政法院遭駁回,12日午夜0時起正式從52頻道下架。中天關台也引發中國方面關注,前香港特首梁振英更藉此反酸香港泛民主派以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 梁振英透過臉書表示,由於台灣當局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予續牌,前天藍營的《中天新聞台》停播;同時,NCC 展開「網路監理」研究,今天開始辦理「數位通訊傳播服務規管趨勢與法制革新」座談會,討論訂立...
被香港社會視為挺建制派、挺北京大將的「正義聯盟」創辦人李偲嫣,16號因為呼吸困難送醫急救不治,經檢測結果,呈新冠病毒陽性,確定死於新冠肺炎。(葉柏毅報導)由於李偲嫣一向不避諱她公開挺北京、挺建制派、挺梁振英與林鄭月娥的立場,也經常公開與所謂民主派及主張港獨人士,公開口角,因此被香港社運人士戲稱為「黨的好兒女」。據李偲嫣的婆婆說,李偲嫣之前就表示自己好像有點感冒,覺得休息幾天應該就會好了,並[...]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過去都是12月中旬到北京述職,但今年到現在都還沒接到通知,引發外界揣測,是否和香港疫情近乎失控有關。
...地方,並意圖誘使科技園公司不作為,導致蘋果印刷或力高公司獲利,或導致科技園公司蒙受不利。 今年5月,一家親北京媒體指控力高公司在壹傳媒總部內經營,涉嫌違反租契。這家媒體被香港親民主派媒體形容為屬於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首梁振英陣營。 力高公司其後遷至灣仔與觀塘兩處辦公室,香港警察商業罪案調查科6月份曾搜查灣仔力高辦事處,6月30日深夜《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警察國安處成立,8月10日國安處拘捕黎智英等10人並搜查將軍澳壹傳媒總部,,至星期三提出起訴詐騙罪...
捲入性騷擾醜聞的前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長、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長鄭永年,除了被外界冠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經濟國師」、中南海重要智囊等響亮稱號,事實上,過去他的爭議言行也不...
...部署新科技手段搜集和分析個人數據。另一方面,作為傳統支持民主派系的教育界,在入秋後開始接連被建制派及親中媒體狙擊,有親中臉書群組日前流傳一份「教育局專業失德教師名單」,籲人「篤灰」(舉報)。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其臉書上發佈 18 名曾上庭的教師資料,隨即獲多間親中媒體全文轉載。另一方面,2020 年7月通過《香港國安法》後,11 月5日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更開設國安處舉報熱線,讓香港巿民可通過微信、電話短信、專設電郵等平台...
許智峯與家人僥倖脫離虎口,流亡英國,但他和家人的銀行戶口卻被林鄭政府強行凍結,這件事充份證明,特區政府現在已經目無法紀,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根本不在乎公眾反應。政府不受法律約束胡作非為,這本就是中共的執...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5日電)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獲法庭批准保釋一事持續引起關注,建制派團體批評法院有關決定,並呼籲市民配合警方,以「全民天眼」方式監視黎智英一舉一動,以防他「潛逃」。
(中央社台北2日電)前「香港眾志」成員黃之鋒、周庭和林朗彥3人今天被法院判處監禁數月不等。從2012年「反國教」運動起,3人並肩作戰近10年,陪伴彼此的青春歲月,也見證香港社運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