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隨處可見老屋,不僅外觀老舊,內部結構安全也可能有隱憂,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就指出,雙北一堆老房子不都更,有4大關鍵因素,包括房價波動大,還有民眾對都更錯誤認知,過度渲染都更好處等等,都讓都更計畫更加窒礙難行。
隨著時代的進化,城市老化現象日益嚴重,大多數的國家元首都體認到城市進化的重要性,像日本的小泉內閣為了復甦經濟、活絡不動產市場,也為了提升東京的城市地位,制定了寬鬆的都更政策來鼓勵民間投資,以特別法鬆綁了現有法規的容積率、建蔽率、用途、及高度限制,將都更提升至都市計劃的上位層次,如今,日本對於都更改建也放寬到只要有2/3的土地所有者同意就可以進行開發。
目前全台屋齡超過30年的宅屋數量已經逼近500萬戶大關,近幾年,屋齡老化現象更是嚴重。依據統計數字顯示,近3年間,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數量增加近50萬戶,增幅達10.8%,2023年底已達483萬多戶,亦即全台有半數以上的房子已屆「老」齡。超過50年以上的老屋數量更已經突破100萬戶。
台北市復興南路二段,在1970、1980年代以「清粥小菜一條街」聞名,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年輕人口味改變,宵夜文化越來越豐富,現在整條路只剩兩間清粥小菜在營業。其中知名清粥小菜「小李子」預計在明年4、5月拆除,規畫為地上17樓、地下5層的住宅大樓。房仲專家分析,目前大安區中古屋單坪售價80到100萬元,未來都更後房價有機會翻倍,落在單坪180到200萬元。
台灣老舊房屋眾多,六都中以台北市老屋增幅最高,房產專家帥過頭表示,30年後台北市的房子將「萬華化」又老又舊,到時可能要準備遷都。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指出,雙北一堆老房子不都更,「4大關鍵」曝光。
[周刊王CTWANT] 品嘉建設董事長兼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日前透過個人專欄,分析在大都更時代,為何台北市和新北市老屋眾多,卻鮮少看到開始都更的狀況。胡偉良用日本和台灣做比較,他說日本民眾知道自己造成都更改建困難會覺得不好意思,避免拖累別人,但台灣人大多認為是自己權利,還會...
台灣住宅老化問題嚴重,平均屋齡達到32年,其中一半以上住宅超過30年。儘管都市更新有助於改善居住安全和城市面貌,但許多屋主擔心過程繁瑣,或是影響到現有權益,因此選擇不參與都更。專家認為,屋主對於都更的疑慮和對制度的不信任,成為推動城市轉型的主要障礙。隨著老屋數量攀升,如何推動都更進程,是政府當前重要的課題。
即便限貸令,對上半年的房市樂觀態勢,澆了冷水,但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928檔期,推案量達到2619億,比去年增加47%,創下新高紀錄,分析並非預售市場沒有受到影響,而是推案檔期,早就先敲定,所以現在不得不發,但其實購屋信心,已經壟罩到預售市場,買氣降溫。
台灣老舊房屋眾多,六都中又以台北市老屋增幅最高,10年來增加約14%,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灣都更牛步,雙北一堆老房子不都更有以下4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