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員山1號井)開鑽!今(21)日上午,宜蘭縣員山鄉舉行「宜蘭員山深層地熱探測井」開鑽典禮,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經濟部部長郭智輝共同主持,宜蘭縣縣長林姿妙、中油公司董事長李順欽等人一同見證。中油表示,此井的鑽井目標達4000公尺,將藉此了解地下地熱資源的分布與特性,供未來規劃地熱開發的參考;中油期盼,地熱可在未來台灣整體能源發展扮演關鍵角色。
台灣和梵蒂岡教廷的外交關係穩固,科學交流也擴及更多領域,教廷宗座科學院(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 PAS)與我方中央研究院近年雙邊合作交流頻繁。
▲中研院廖俊智院長、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建仁院士與宗座科學院主席馮布朗教授(中)合影。(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教廷宗座科學院(PAS)於9月23至25日舉辦全體大會,匯聚全球逾60位科學家,聚焦探索人類世中的可持續性與福祉科學。本院廖俊智院長與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建仁院士受邀出席,廖院長並於會中發表「以設計及演化改造生物」(Design and Evolution of New Metabolism for Greenhouse Gas Assimilation...
前副總統陳建仁(左)、中研院長廖俊智(右)與宗座科學院院長杜克森樞機主教合影。(駐教廷大使館提供)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傳真 113年9月27日
教廷宗座科學院23日至25日舉辦全體大會,中研院長廖俊智(前)受邀出席並於會中發表「以設計及演化改造生物」最新研究成果。
教廷宗座科學院23日至25日舉辦全體大會,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右)、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建仁(左)與宗座科學院主席馮布勞恩(Joachim von Braun)(中)合影。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30日電)歐洲分子生物組織(EMBO)10月底在德國海德堡舉行「60週年會員年度大會」,中研院院長廖俊智除進行演講外,也代表台灣簽訂「準會員協定」,開啟台歐科學界合作新里程。
「我們人類要發揮特有的智慧,而不只是想要用AI的能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教授,說明AI是二十一世紀人類不可或缺的智慧工具,唯有接受它、善用它,才能翻轉生命。 AI到底是什麼?廖俊智院長說,「AI是人工做出來一個像大腦的機器。」1960年代,人類就開始使用電腦。近兩年來,科技界發展出的AI(Artificial Intellegence),字面意思就是類似人腦的電腦,但能否跟人腦完全一樣的智慧呢?仍然不得而知。 ◎接受了解AI 世界...
經濟部、中研院、台灣中油共同攜手於宜蘭縣員山鄉開鑽台灣第一座「深層地熱探測井」。由於台灣位於太平洋火環帶,地熱資源豐富,根據經濟部粗估,台灣潛藏深層地熱發電量更可達40GW,相當於31座核一廠的發電量。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補充,未來若宜蘭縣有了綠電,此次計畫不僅能讓台灣綠色能源有更多選擇,也對宜蘭在地產業發展有助益。他認為,如果能使用在地的綠電,相信數據中心也有機會進駐宜蘭。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26日專電)成員包括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教廷宗座科學院」舉行大會,前副總統陳建仁、中研院長廖俊智代表台灣出席。中研院提出緩解溫室效應的研究,引發熱烈迴響,有教廷高層對台灣科技深感「驚艷」,盼來台訪問。
中央研究院今天(30日)啟用國際級核酸先導設施,院長廖俊智表示,這是國內首個完整串聯且可擴增mRNA及mRNA-LNP製程的平台,有助國內以國際標準加速研發成果的臨床應用,期待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成為研發、製程、人才培育都具有國際實力的科學重鎮。 中研院國際級核酸先導設施於30日揭牌啟用。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此設施為國內第一個完整串聯且可擴增mRNA及mRNA-LNP 製程的平台,符合品質管制及分析業界要求,並已建立20多項原料藥Drug...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6日電)教廷宗座科學院23日至25日舉辦全體大會,中央研究院今天表示,中研院長廖俊智受邀於會中發表「以設計及演化改造生物」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台梵科學交流新篇章。
...大會上獲得通過。作為「準會員」,台灣將首次以觀察員身分參加EMBC的政府間大會,臺灣科學家此後將可申請EMBO的各項獎助經費,進一步提升臺灣在國際科學領域的影響力。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已先行完成約本之簽署,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於10月底前往德國海德堡,藉由出席EMBO 60 週年社群大會場合,與EMBO代表進行實體簽署,之後再由EMBC代表進行簽署,完成四方協議簽署程序。台灣此次升級為「準會員」身分,象徵台灣與歐洲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合作邁入更緊密...
▲廖俊智院長接受EMBO外籍院士授證儀式。(圖:中央研究院提供) 歐洲分子生物組織(EMBO)於今年10月底在德國海德堡(Heidelberg)總部舉行「60週年會員年度大會」,安排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進行首場演講,他以「設計新代謝系統以增進固碳速率」(Design of new metabolism for increasing carbon fixation)為題,發表因應氣候變遷挑戰的最新研究成果,獲得與會科學家的眾多迴響;廖院長此次亦代表臺灣(中研院與國科會)與歐洲分子生物聯盟(EMBC)及EMBO...
[Newtalk新聞]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24)日舉行第2次會議,主持會議的召集人、總統賴清德在會議結束前進行裁示;會後,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也針對會議內容進行轉述。賴清德表示,「節能」除了需要各部會都全力投入,也應該思考妥善運用行政規範引導,公私夥伴協力開創嶄新的商業模式,來協助達成4年節電206億度的目標。 賴清德說,國家有淨零排放的目標,有兩項工作應該執行。第一,完成內部碳盤查,例如用水、用電、用油等都要比照民間辦理;公務車電動化要如期在2030年完成;公部門無論新舊建築,都要率先完成「建築能效標示」,並且要設定完成目標年以及每...
...資金保障,擴大節能規模。 賴清德表示,第三是鼓勵全民參與節能,推動汰舊換新、採用高效能家電,「這是我們改變大眾行為的開端,我們要讓節能減碳行為,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共同塑造一個更永續、更低碳的社會。他也提到,中研院長廖俊智建議,如何引入、再加上動機,這些都很重要。他也請行政院參考委員的意見,調整後續的推動規劃。 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也表示,賴清德作出5點結論,第一,希望各位委員和顧問能夠針對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七大主軸,進行每個月至少一...
總統賴清德今(10/24)主持第二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後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轉述,賴清德表示,今天委員會當中已經有分成7組,持續進行討論;第一次會議的6項列管事項,今天也都有具體的執行進展及後續規劃做法。近期目標是明年1月,也就是下一次的委員會議,將提出台灣2032年的減碳新目標,進一步凝聚共識。
政治中心/楊思敏、欒秉宙 台北報導面對淨零碳排目標,總統賴清德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在第二次會議上,談到減碳和節能的重要性,還強調「最好的能源是節能」。經濟部提出方案,目標2027年要省下206億度,相當於全國8%用電量,至於碳費將在明年元旦上路,也是台灣與國際接軌的一大步。
...台灣與國際接軌的一大步。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總統賴清德親自主持,環境部推動公部門永續長聯盟,經濟部提出深度節能方案,將近4小時討論,展示台灣減碳決心。總統要求三位副召集人,包含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每月小組會議追蹤進度。 經濟部提出深度節能方案,目標2027年省下206億度電。(圖/民視新聞) 賴清德:「最好的能源是節能,台灣的經濟發展,需要產業和外資持續在台投資,也就需要穩定的電源,節約能源會比開發能源...
總統府召開第二次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歷時四小時,定調明年1月台灣將向世界拋出最新減碳目標。而為了達到「跳躍式減碳」,行政院端出「減碳旗艦計畫」、「政府永續長」等政策。昨(24)日晚間8點,會...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挑戰與節能減碳趨勢,總統賴清德周四(10/24)指出,政府須團結力量,打造足以應對挑戰並與國際接軌的強韌台灣。賴總統表示我們也願意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持續加強合作,共同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賴清德強調「最好的能源是節能」。他說,提升能源效率,已是邁向淨零排放的國際共識與趨勢,因此「節約能源」會比開發電源更有效率,這不但是最具成本效益重要方式,也是直接有效的減碳策略之一,「當我們多節約一分能源,就可以多減少一分碳」。賴清德揭示,政府鼓勵各行各業推動「深度節能」,這需要能源技術服務(ESCO)的參與。他提出將透過投資...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賴清德總統今(24)日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議」,他在會中提到二次能源轉型,要求全民、企業「深度節能...
中研院發現宜蘭縣員山鄉,具有高度發展地熱能的潛力。因為宜蘭平原的位置屬於沖繩海槽擴張的區域,雖然導致地震不斷,豐富的板塊運動也讓岩漿有機會往上冒,導致地熱能豐富。於是中研院突破地質測量與探勘的限制...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慈濟大學與中央研究院攜手推動「AI到原鄉」,在人工智慧及原住民人才培育方面加強合作,縮短 […]
[NOWnews今日新聞]經濟部與中研院今(21)日在宜蘭員山鄉開鑽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目標深度達4000公尺。經濟部長郭智輝致詞提到,宜蘭地熱具有相當潛力,相信只要地熱發展愈好,資料中心也有...
開啟深層地熱踏出第一步!中油與中研院21日攜手在宜蘭縣員山鄉開鑽「深層地熱探測井」,井深達4000公尺,是全台第一口深層地熱井,預計2026年上半年提出評估報告,如果確定蘊藏豐富資源,將著手建置深層地熱試驗電廠。
台灣中油開創新能源,21日舉行「宜蘭員山深層地熱探測井」開鑽典禮。這是全台第一座深層地熱探測井(員山1號井),結合中研院和中油技術經驗,鑽井目標達4,000公尺,將提供未來地熱開發規劃的參考,配合國家「二次能源轉型」開發多元綠能,強化國家能源自主,穩健邁向2050淨零轉型目標。
台灣中油(以下簡稱中油)與中研院於2022年6月17日簽署綠能發展合作備忘錄,共同選定蘭陽平原作為合作的起點,當年隨即執行大地電磁測勘計畫,並於2023年執行震波測勘計畫,評估結果確定員山地區具有良好的地熱潛能。因為如此,雙方決定於員山鄉鑽探一口深度達4,000公尺的深層地熱探測井,並於今(21)日舉行「宜蘭員山深層地熱探測井」開鑽典禮。
全台第一座深層地熱探測井(員山1號井),今天舉行開鑽典禮,結合了中研院的科學研究專長與中油公司的探勘、鑽井實務經驗,鑽井目標達4000公尺,將藉此了解地下地熱資源的分布與特性,供未來地熱開發規劃的參考,配合國家「二次能源轉型」開發多元綠能,強化國家能源自主。
中央研究院與中油公司今(21)日在宜蘭縣員山鄉開鑽台灣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預計耗時1年半完成。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