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一個週五傍晚,基隆某高中老師憂心忡忡地找上《今周刊》,「我學校的孩子該怎麼辦?」他說話語速極慢,但話語間都透出不平的怒氣,「如果108課綱要這樣對接大學入學,那偏鄉小校學生只會更偏鄉,我們教育要這樣嗎?」
敦化南路二段上的「台北國際大樓」分A、B兩棟,各二十八層樓,A棟除了僅剩國泰集團零星的子公司外,幾乎已整棟被戴爾包下,早已是既成事實的「戴爾科技大樓」。而B棟今年以來也被戴爾陸續進駐,一如商仲負責人所說,如今已有6個樓面都是戴爾租下。
華為禁售令,被美國總統川普展延90天後,生效日進入倒數計時68天,11月19日能否再度展延,全球科技業高度關注。
原本外界預期明、後年才會正式降臨的5G商機,因中美貿易戰惡鬥,竟意外地提早報到!原本大家預估是明年、甚至2021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沒想到,從2019年第二季開始,5G訂單春燕已提早來報到。
坐落在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大同路上一棟12層高、外牆有紅星標誌的白色大樓,一直被西方世界懷疑是中國網路駭客的大本營。
一份國際報告,直陳全球人才現狀。英國牛津經濟學院《2021全球人才報告》指出,到了2021年,台灣將面臨全球最大的「人才缺口」,達負1.5%,比日本、南韓、新加坡、美國、澳洲和中國都嚴重。
年輕人是否應該多賺錢時,如果是你,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前段時間,我的助理Emma來家裡做客,她死皮賴臉要在我家住。原因是在我家裡住,可以和我痛快聊天...
香港就近在咫尺,如果台灣人仍然看不清「一國兩制」的謊言,仍然相信「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仍然認為「沒有經濟,哪有政治」,親手將自己國家的自主權一點一滴地斷送出去,那麼台灣很快便會成為「今日台灣」。
投資與創新服務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挖掘專屬於自己能解決的問題, 多一點好奇心、採用「非常規途徑」的思考模式,你才能先別人一步看見市場潛力。我在最近一次的訪問中,提到了投資團隊的三個關鍵——一、巨大市場;二、 unconventional approach;三、團隊與堅持。其中的unconventional approach,暫且叫它「非常規的途徑」吧,是投資與創新服務的重要因素。
一張照片、一首樂曲、一段背後故事,都是情感的載具,代表一個時空,也是一路行來的軌跡。 透過它們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引發眾人澎湃的情感效應,甚至會隨著時空積累,而持續發酵升溫。感情有神祕的力量,影響巨大。但是感情該如何傳達?
國營企事業的董總都由政府指派,中油、台電、台鐵等皆是如此, 但納稅人竟無法監督其經營績效,造就了「所有權人的缺位」的怪現象,也讓國營企事業沉痾越重。台灣因為有了一人一票和言論自由,及早掙脫了黨國體制。話雖如此,台灣也還沒洗淨黨國體制的餘孽,其陰魂依然吸著台灣經濟的血脈。稱其為「陰魂」而非「陽魂」,因為過去明目張膽的腐敗,已由地上轉入地下,發展出一套合乎民主法治規範的門面功夫,足以閃避台式的民主和法治。這,正是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941年3月17日要過79歲生日的王金平院長,選擇在生日前10天,宣布參選2020年的總統,他宣示只做四年,兩個大目標,一是兩岸終結戰爭,二是重新讓「台灣錢淹腳目」。看到台灣錢淹腳目,我想到1985到2000年的時代,那時股市從636點漲到12682,房地產則是漲了10倍,這是台灣人發大財的年代。
一個孩子走進人力資源部,人力問他,你有什麼優點。 他對著HR說,我能吃苦……這些年,我很害怕年輕人說:「我能吃苦。」能吃苦這句話,害苦了好多人。
台灣拚觀光、大喊「人進來」,日本卻早已「千客萬來」,而拚觀光的大前提,應是「市場及夜市等常民生活場域空間的水準提升」,才能吸引日客前來。台灣2018年入境外國旅客1100萬人,已連續四年緩步徘徊在千萬人次的水平。觀光外匯收入則自一五年的四五八九億元台幣,跌到一七年的三七四九億元台幣。東鄰日本則自2013年首度突破1002萬人次後,陸續成長到一八年的3119萬人。台灣還在聲嘶力竭大喊「人進得來」,日本則早已是「千客萬來」境界。
投資新創企業,必須審視創辦人是否具有強烈的自我驅動與領導能力; 即使創始團隊缺乏技術背景,但能夠吸引更聰明、有經驗的人才,就可以一起實現夢想。我常說早期投資是在投「人」,於是很多人問我,那到底是投資什麼樣的人呢?
農曆新年假期這段期間,大家看美中貿易協議,忽而說達成協議,忽而又說破局,弄得滿頭霧水。我的看法是美中貿易的問題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解決的問題,未來一定是邊打邊談,還有得瞧。如果說股市是春江水暖的鴨群,似乎股市嗅出一點新端倪。今年全球經濟預測機構及大師,像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及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不斷危機示警,但今年元月美股大漲把去年全年跌幅漲回來,二月持續上漲。
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法國大革命不僅改變世界,原本專屬貴族的美食圍牆也被推倒, 卡瑞蒙奠定了法式料理的精緻與規範,其著作被稱為法國菜的「大英百科全書」,至今仍是圭臬。想吃蛋,要先打破蛋殼,然後呢?如果沒有偉大的廚師,我們只能吃到普通平凡的蛋,我們能吃到千變萬化的蛋嗎?
大家熟悉的六福皇宮在去年12月31日正式吹起熄燈號,迄今一個半月,誰來接手,仍未明朗化,今天經過這裡,只看到成群搬家公司的貨車,正排隊等候著把裡面的東西搬走。六福集團退租了,如果沒有接手,房東國泰人壽每年會少掉近5億租金收入,房東首當其衝,但六福皇宮收掉,對南京東路這一帶商圈也造成傷害,在華航大樓隔壁,這裡晚上一片漆黑,如果長久下來都如此,恐怕形成鬼城效應,對市容也有不利的影響。
席捲全球的潮牌Supreme,從小眾市場到十億次下單數,全靠「求過於供」的銷售策略。 完全直營、單次生產,讓每件商品都變「收藏品」,且不因品牌擴大而迷失方向,造就了成功。做生意,賣東西,賣越多越賺錢!有沒有賣越少反而越賺錢呢?現在最紅的潮牌是誰?是誰每回新品開賣,店門外排隊的人潮比「蘋果迷」還多?是的,就是「Supreme」。
2019年才剛剛開始,所有經濟研究機構都作出最悲觀的預測,先是世界銀行年度展望報告,用了一個「天要黑了!」的標題,明顯下調全球經濟成長目標值。接著是IMF三個月兩度下修經濟數據,然後是高盛估中國今年GDP只有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