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醫師、元鼎診所院長曾嶔元,來自一個癌症病史豐富的家族,包括父母在內的多位親人,都因不同癌症過世。儘管他平時已透過飲食控制與規律作息降低罹病風險,卻還是很害怕「家族遺傳」的癌症悄悄找上門,「每個人得的癌症都不一樣,我連特別要擔心什麼癌都不知道。」
在2019年與2020年,31歲的投資達人「股人阿勳」(本名王敬勳)都繳出每年約20%的報酬率(含現金股利),這種成績讓他自覺還算滿意。然而,最近他卻遇到一個讓他難堪的問題。
一位銀行員之死,看出司法黑暗的一面! 在監察院報告所指向的情節中,富商、調查官、法官捲入, 負責追債的銀行員從無罪之身,變成有罪之人、抑鬱而終,至今仍是有罪之身, 他的故事,是台灣司法最大的諷刺,卻也是雨過天青的機會。
粉絲專頁是在2018年底成立的,兩年多來,中央銀行的臉書貼文多半是單調的圖表、生冷的政令。於是,雖然只是加上了不太精美的插畫,但2021年1月7日的這則貼文,仍是央行粉專頁面最活潑的一次亮相。
「貨都出不去,還談什麼GDP!」去年11月就該出的三百個櫃子,到現在還無法出,欠客人的貨,生產好了卻只能放在倉庫。沒有櫃子、沒有船,貨出不去,倉庫已經放不下了!
「我們之於台灣種源的影響力,有到3分之1。」現年53歲的豬二代,剛以最年輕之姿,接下台灣養豬協會理事長的台灣福昌集團總經理楊杰說,每年種豬市場拍賣總量的3分之1以上,都是福昌提供的,「可以說大家在吃的豬肉,每3頭就有1頭是我們家的後代。」
經歷一波V型反彈後,全球經濟將在2021年第2季,回到疫情之前的『成長軌道』。」翻開摩根士丹利《全球總體經濟展望報告》的開頭,斗大的一個「V」字,預示了其團隊對未來一年全球經濟走勢的樂觀:「全球的『再通膨』,將由新興市場與已開發市場的復甦同步驅動⋯⋯。」
11月下旬,標準普爾公司終於宣布將特斯拉納入成分股之列,讓股價再創一陣令人目眩神迷的新高,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吸引粉絲崇拜目光的特斯拉神話即將結束,此後全球大型基金都被迫買進,特斯拉將走下神壇,接受法人機構現實的市場評價、面對百年工藝車廠的急起直追,甚至於,至今債信評等仍停留在垃圾債等級的困境試煉。
美國紐約市是第一個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地方政府,並在2018年發布「地方自願檢視報告」(VLR),公開所有永續相關政策的現況與目標,還發起連署,希望有更多城市響應。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15座城市跟隨紐約的腳步,發布VLR報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台灣不僅是其中之一,還占了3座城市——新北市、台北市與桃園市。以積極度來看,台灣與世界城市相比,絕對排得上前段班。
疫情困住人、困不住貨,全球電商發展勢頭更熾熱火紅。近期,包括亞馬遜(Amazon)、蝦皮母公司Sea、Shopify等國際電商巨頭,最新一季的營收、獲利、股價都接連創下新高。
拖延4年的代價是什麼?為何愈晚改革愈是痛苦?可以從2016年2月公布的勞保基金精算報告開始看起,這份報告裡的數字,或許就是小英總統說出「現在不做,馬上就會後悔」的原因。然而這些當年就讓總統背脊發涼的數字,3年不到,已經比原本的預估更加惡化。
賈靜雯今年45歲了,舉手投足也都帶著成熟女性瀟灑沉著的風韻,但一對杏眼靈秀滴溜地睜著,讓她兼具了少女般細膩嬌俏的質地。
10月下旬一個週五傍晚,基隆某高中老師憂心忡忡地找上《今周刊》,「我學校的孩子該怎麼辦?」他說話語速極慢,但話語間都透出不平的怒氣,「如果108課綱要這樣對接大學入學,那偏鄉小校學生只會更偏鄉,我們教育要這樣嗎?」
敦化南路二段上的「台北國際大樓」分A、B兩棟,各二十八層樓,A棟除了僅剩國泰集團零星的子公司外,幾乎已整棟被戴爾包下,早已是既成事實的「戴爾科技大樓」。而B棟今年以來也被戴爾陸續進駐,一如商仲負責人所說,如今已有6個樓面都是戴爾租下。
華為禁售令,被美國總統川普展延90天後,生效日進入倒數計時68天,11月19日能否再度展延,全球科技業高度關注。
原本外界預期明、後年才會正式降臨的5G商機,因中美貿易戰惡鬥,竟意外地提早報到!原本大家預估是明年、甚至2021年後才會發生的事,沒想到,從2019年第二季開始,5G訂單春燕已提早來報到。
坐落在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大同路上一棟12層高、外牆有紅星標誌的白色大樓,一直被西方世界懷疑是中國網路駭客的大本營。
一份國際報告,直陳全球人才現狀。英國牛津經濟學院《2021全球人才報告》指出,到了2021年,台灣將面臨全球最大的「人才缺口」,達負1.5%,比日本、南韓、新加坡、美國、澳洲和中國都嚴重。
年輕人是否應該多賺錢時,如果是你,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前段時間,我的助理Emma來家裡做客,她死皮賴臉要在我家住。原因是在我家裡住,可以和我痛快聊天...
香港就近在咫尺,如果台灣人仍然看不清「一國兩制」的謊言,仍然相信「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仍然認為「沒有經濟,哪有政治」,親手將自己國家的自主權一點一滴地斷送出去,那麼台灣很快便會成為「今日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