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下旬,澳洲媒體報導有一自稱是中國間諜的男子王立強前往澳洲「投誠」,其除請求政治庇護之外,也「透露」許多中國情報組織在國際間的行動,其中包括之前銅鑼灣書店事件、參與利用網路來干預香港與台灣的選舉等事件,引起國內外相當多的討論。
對中國而言,2019年的十月一日是中共見證七十週年的重大日子,其舉辦的閱兵也是外界普遍認為對軍改後的解放軍的一項觀察。對此,在今年九月底時,便陸續有許多部隊進駐北京附近、或是相關的網路影片陸續出爐,都引起外界相當多的討論。
2019年5月對於解放軍人事調動的傳聞便層出不窮,其中雖有許多猜測與預判,但就基本升遷調動而言,並無發生如過去幾年的劇烈變化或破格任用,這也是為何有觀察認為解放軍對於人事的晉用再度回歸「新常態」的說法。
從今年四月開始,香港便因為逃犯條例的問題而出現許多街頭抗議運動,也隨著時間發展,這些抗議逐漸從初期著重於「反送中條例」的司法問題,逐步演化成香港回歸以來對中國的整體反感。雖說當年中國承諾「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但在二十年過去後,香港居民卻對政策的認同出現相當的矛盾,這些都促成當前的街頭運動。
在七月的最後一天,2019年7月31日,北京的八一大樓舉行了中央軍委晉升十位新科上將軍銜警銜儀式。相較於過往,2018年是近十年來唯一無晉升上將的一年,今年卻一次晉升十位上將,自然引發外界許多討論。背後原因除軍權布局與接班外,更有可能與軍改後解放軍人事章法回歸傳統有關。
睽違兩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終於在2019年7月24日出爐。在這之前可能是因軍改的緣故,許多政策方針與組織互動皆未定案,導致一再延宕,直到近期才正式定案。發佈之前,有不少消息指出此次出版的國防白皮書會針對台灣議題多作闡述,後來在發布記者會上,雖無直接的提及台灣議題,但是在內容篇幅上,比起過去9本國防白皮書,對台灣議題的論述篇幅大為增加,這也突顯台海問題是解放軍的重要任務
1996台海飛彈危機,雖在美中台三方有效克制之下並未讓危機升高,但在事件發生的過程也讓美中兩國重新確定彼此未來的對手,以及未來美中在可能發生衝突時所運用的手法,這些都奠定了1996年飛彈危機在歷史上的定位。
隨著解放軍海軍實力的增長,艦隊逐漸走向遠洋,航艦活動與新聞也陸續在媒體前曝光,解放軍海軍陸戰隊是否會隨著中國海外利益的增加而逐漸擴張?特別是大型登陸艦或是兩棲突擊艦的消息陸續釋放,是否也代表解放軍海軍陸戰隊,逐漸從過去卑微的雞肋躍昇為當紅炸子雞,都是外界所關注的焦點。
2019年是解放軍海軍成立70週年,日前於青島舉行的海軍閱艦式不只解放軍海軍藉此展現實力,更是邀請各國海軍前往。中國也有意希望利用海軍節的時機,讓各國了解到昔日的解放軍已非當日的吳下阿蒙,並傳達軍改成功的訊息給中國民眾們,特別是在海軍建設上,過去的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都做不到的成就,今日習近平可以做到。這也間接證明習近平在軍事上的成就。
隨著6月的到來,印太地區一年一度的區域安全盛事香格里拉對話也即將在新加坡召開。此會議是由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主辦,新加坡國防部協辦的非正式高峰會,由於自2002年以來舉辦的地點都是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因而得名。促使此對話的源由為911恐怖攻擊後,亞太各國深感政治經濟安全局勢的巨變,讓亞太各國需要透過一個機制來協調立場、尋求合作。
正當解放軍大肆宣傳海軍建軍70週年之時,我國國造潛艦的步伐也如鴨子划水一般的緩速前進。潛艦對我國來說一直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其水下戰力形成之後,對於我國制海權的掌握必會有所助益。恨的是過往經常受限於國內外政治因素、中國對技術來源的打壓、科技技術的限制以及預算考量下,造成多次聽聞樓梯響,但始終不見艦蹤。
2019年的漢光演習有著與過往不同的設計,為因應日益增加的不實訊息,在今年漢光35號演習中特別增加對假新聞的演練應對整合包括情報、政戰、資通電軍等十個單位,組成「資訊作戰小組」。這也足以說明假新聞的威脅以及其所造成的影響,不亞於實際的軍事威脅。
就在兩岸焦點聚集在高雄市長的出訪時,3月31日解放軍又有大動作。有別於過去的遠海長航,此次直接派出兩架戰機在海峽中線以東飛行,也打破兩岸過去不成文的「軍事默契」。據分析指出解放軍的行動是經過審密的規劃,無論是事前的規劃或是之前戰機的飛行,都是在為之後的越線行動鋪陳,期望藉此迷惑我方戰管。
近期媒體再度引述資安團隊的報告指出中國駭客為了得到水下科技,而將目標由過去的政府部門開始轉向為大學研究中心,企圖竊取海事科技、水下無人載具(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UUV)與水下通信技術等相關資料。根據資安研究公司的分析這次的駭客團體是由原先的TEMP.Periscope與TEMP.Jumper整併而成的新團體所發動,而這個新團體與中共網軍單位APT40有密切關係。
近日商用衛星公司披露解放軍有四架轟六轟炸機進駐到廣東興寧機場的照片,由於該機場距離台灣只有450公里,配合日前解放軍再度進行的遠海長航訓練,引發許多關注與討論。事實上,早在2014年時就有衛星照片指出轟六移訓到該機場,此次頂多是首次發現多機進駐,其戰略意涵相當有限,特別是其機場也已經啟用一段時間,自然也會是我軍關注的目標,其距離靠近台灣自然也在我軍的打擊範圍內,這些也應該是兩岸軍隊早已心知肚明的部分,並不足已為奇。
一般而言,空降部隊都是一國軍隊的精英,無論是採取傘降或機降都強調高機動,前進到敵軍後方配合陸軍的進攻來達到夾擊之效。有別於他國軍隊,解放軍空降部隊過去一般習慣稱為空降15軍,是隸屬於空軍的麾下,主官為正軍級少將,過去是是由43、44、45三個師所組成,在1990年代經過數次的擴編,其規模朝集團軍的方向增加。軍部駐紮於湖北孝感,直屬中央軍委會的指揮領導,擔任快速反應部隊、戰略預備隊的角色。
40年前的2月,解放軍正式發動懲越戰爭(中國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對解放軍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解放軍歷次對外戰爭的教訓一直都是重要的研究素材,特別是其戰略思想的變化都與當時的衝突事件有所關聯,這些都是在從事解放軍研究時不可忽略的一環。
過去在研究解放軍海軍時,經常出現所謂大艦派、海潛派、海航派的解放軍海軍派別,並以海軍司令員的出身背景來作為探討解放軍海軍發展方向的依據。甚至在航空母艦與潛艦的發展路線上也經常帶入「海潛派」與「航母派」之間的人事鬥爭(如石雲生的上台與下台、以及與繼任的張定發之間關係)。
2019年1月14日我國工研院宣布從15日開始,使用特定廠牌手機將無法使用院內的無線內部網路,而資策會也在資訊安全的疑慮之下跟上腳步,全面禁止使用特定廠商的相關設備使用內網。
隨著2018年步入尾聲,年底也是許多解放軍警高層將領異動的時候,這些異動除了可以從中發現可能的晉升規律之外,更能從將領背後的專長、級別與過去的經歷來解讀此新職務可能的功用,以及未來側重的方向。